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正文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规模已逼近8000亿元

2021-03-26 01:11:07 来源:未知作者:网络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规模已逼近8000亿元,单月发债规模最大的3-4月正值两融余额陡增之时。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最新数据显示,重资产业务已经成证券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业内人士指出,券商通过发债等途径补充资本,在重资产业务上占得先机,旨在从通道型中介转型为资本型中介。发债规模或为历史第二高Wind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1月8日,券商共计发行7711.8亿元债券(含证券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发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规模已逼近8000亿元,单月发债规模最大的3-4月正值两融余额陡增之时。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最新数据显示,重资产业务已经成证券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业内人士指出,券商通过发债等途径补充资本,在重资产业务上占得先机,旨在从通道型中介转型为资本型中介。

发债规模或为历史第二高

Wind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1月8日,券商共计发行7711.8亿元债券(含证券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仅次于2015年的10370.7亿元。其中,短期融资券发行量达3513亿元,仅次于2014年的4114.9亿元。

从券商月度发债规模来看,今年3月发债规模陡增近1.5倍至997亿元,4月更是达到今年以来的“巅峰”,发债规模达1074.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大盘正经历快速上涨,市场情绪高涨,交易十分活跃。

Wind数据显示,上证综指在3月初攻破3000点,在4月下旬开始向下调整。从两融余额来看,今年1月份月度增量还是-275.14亿元,到2月末就转正为764.77亿元,3月达到高峰,当月两融余额增量为1175.8亿元,4月则下滑至376.62亿元,5月大盘跌落至3000点以下,当月两融余额新增额度再度转负。

分析人士指出,券商发债节奏与两融业务息息相关,而且由于发债需要事先安排并报送审批,相对于股市行情和两融业务情况,券商发债有一定滞后性。

4月后,券商发债规模有所回落,但是5-10月期间,除6月发债量不到400亿元外,其余月份发债规模均超700亿元。其中,7月、8月发债规模接连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分析人士指出,7、8两月发债规模增加,主要是由于短融发行规模上升。6月,为缓解部分券商的流动性风险,央行接连提高国泰君安(17.210, 0.00, 0.00%)、中信证券(22.420, 0.00, 0.00%)等券商的短期融资券余额上限,通过头部券商向中小非银机构传递流动性。

发展重资产业务

事实上,两融业务作为重资产业务(包括资本中介业务和自营业务)的重要部分,是券商近年来积极发展的业务之一。业内人士指出,国内证券公司正从通道型中介转向资本型中介,补充资本必不可少。

据统计,从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来看,国泰君安以40.28亿元位居第一,前十名还有海通证券(14.220, 0.00, 0.00%)、中国银河(11.030, 0.00, 0.00%)、广发证券(13.790, 0.00, 0.00%)、申万宏源(4.820, 0.00, 0.00%)、中信证券、华泰证券(17.710, 0.00, 0.00%)、招商证券(16.250, 0.00, 0.00%)、国信证券(12.090, 0.00, 0.00%)、光大证券(11.500, 0.00, 0.00%)。

而利息净收入排名靠前的券商发债规模也较大。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发债规模最大的是招商证券,发行了748亿元债券,其次是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分别发债597亿元、503亿元。发债200亿元以上的还有中信建投(22.490, 0.00, 0.00%)、华泰证券、国信证券、申万宏源、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东方证券(10.050, 0.00, 0.00%)、渤海证券、光大证券等,与利息净收入排名靠前的券商基本吻合。

目前,重资产业务已经成为券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中证协官网数据显示,131家证券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11.95亿元,其中,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878.71亿元,利息净收入347.38亿元,两项收入合计占总营业收入的46.94%,而此前一直是券商营收支撑的经纪业务收入占比不到25%。

“随着证券业竞争加大,作为传统支柱的经纪业务增长空间受挤压,难以成为盈利增长点,而随着资管新规的推出,通道业务受阻,券商亟待转型。重资产业务门槛高、盈利丰厚,成为券商布局重点,但重资产业务本身就意味着要消耗大量资金。所以近年来,频频可见券商上市、增发、发债,通过多途径补充资本,希望在资本中介及自营业务方面占得先机。”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