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正文

“深科技”投资风口 正形成生态系统

2021-03-26 01:17:12 来源:网络作者:网络
过去20年中国的研发开支飙涨了大约400%,如今已经超过每年4000亿美元,接近欧洲和美国的水平。2018年,中国在高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区块链、无人机和机器人(14.280, -0.02, -0.14%)学、光子学、电子学以及量子计算七大领域共有28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约4990亿元人民币。其中,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有12家,总估值达到1590亿元。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等前沿技

BCG方面指出,“深科技”生态系统的参与者类型众多,来源更加多样化,包括初创企业、企业、投资者、高校和研究中心、政府、推动者。推动者包括孵化器和加速器、起协助推动作用的实验室(微观装配实验室),以及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和社群的团体。这样的多主体联盟不仅仅是以短期的商业目的为主,还注重某一行业的颠覆和承担社会责任。

同时,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深科技”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和流动性更高。 随着新兴技术和新兴行业的成长,生态系统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逐渐深化成熟。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推广,各方的角色和预期也在变化和演进。

“它不是一个紧耦合,相对来说是一个松耦合,是一个动态的互存系统。”同时兼任BCG企业数字化加速器DAS大中华区负责人的徐勤这样表示。

此外,“深科技”生态系统拥有扁平化、去中心化结构。“深科技”生态系统的协调者并不是完全掌控全局的个体管理者,更多是像磁铁一样发挥吸引作用,其中的每一位合作伙伴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走向。

这也就意味着,体量庞大、财力雄厚的参与者,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够左右方向,如设定研究和市场发展的方向,但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合纵连横,也能够对生态系统中的力量对比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上述特点导致了,在“深科技”生态系统中,营收与利润等传统的财务指标并非总是评估价值实现的最佳手段。“深科技生态系统往往需要通过间接、非传统、非财务的联系——比如数据和服务等——建立共识。”徐勤介绍道。

中国成为火车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美国是“深科技”领域投资的中心,中国却是拉动“深科技”投资增长最大的火车头。

据BCG方面介绍,在报告所覆盖的8682家企业中,尽管美国企业以4198家企业的数量,占比高达53%,但近年来,无论是数量还是全球“深科技”市场份额方面,美国企业均出现了下滑现象。

反观中国,则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深科技”企业数量为746家,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二,超过了德国、英国和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从2015年至2018年,中国“深科技”的投资额保持年均81%的高增长势头,美国企业同期吸收的投资额年均增速则约10%。

根据《经济学人》汇编的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过去20年中国的研发开支飙涨了大约400%,如今已经超过每年4000亿美元,接近欧洲和美国的水平。从具体领域而言,中国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光子学和电子学领域的投资极具活力。根据BCG的分析,2016年至2018年,中国在这三个领域的资金总投入达到了88.8亿美元。

其中,人工智能已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的“深科技”独角兽企业诞生之地。根据《2018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的数据和BCG的分析,2018年,中国在“深科技”七大领域共有28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约4990亿元人民币。其中,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有12家,总估值达到1590亿元。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方面确实能够助长深科技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催生泡沫化现象。

“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的淘汰机制会对产业进行洗牌。”围绕深科技领域存在的泡沫化现象,李懋华向记者表示。在他看来,泡沫的形成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深科技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优胜劣汰。

尽管泡沫化现象难以避免,但李懋华认为,通过在全球和中国范围内建立良性循环的“深科技”生态系统,有望压缩泡沫化的过程。“只要充分运用成熟企业本身已有的客户资源、技术和能力,辅以高校院所的人才,充分借助政府的支持和推动者的推动,形成一个深科技生态,就能够促进深科技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围绕中国“深科技”在全球的未来发展前景,李懋华表示了充足的信心。“中国的深科技企业植根中国本地市场,有大量的使用场景。按照深科技发展的自然规律,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良企业逐步脱颖而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