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正文

上海,全市社会面清零! 上海全市社会面清零5

2022-05-17 11:12:55 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文景
5月17日上午,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目前,上海全

  5月17日上午,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目前,上海全市16个区都已实现社会面清零。

  全市16个区均已实现社会面清零

  今天(5月17日)上午10:00,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6场新闻发布会。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5月16日,我市新增77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74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7例本土确诊病例中,31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4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74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

  截至5月16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259例、危重型64例。

  5月16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1例,患者为 92岁女性,合并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血管性痴呆、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她未曾接种新冠疫苗。死亡直接原因为基础疾病。

  截至5月17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902454人,均已落实管控。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315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872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近阶段,我们持续开展了基于三区划分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根据筛查结果,5月16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4057个,涉及人口数约86万;管控区16484个,涉及人口数约300万;防范区51803个,涉及人口数约1944万。目前,全市16个区都已实现社会面清零。

  互联网医院运行情况如何

  跨医院配药能否实现?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为缓解市民看病就医问题,保障市民就医配药基本需求,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一直不断地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目前,全市已有100余家互联网医院,其中既有市、区两级医疗机构,也有社会办医疗机构,他们向市民提供线上预约挂号、线上专科咨询、在线复诊、在线开方、医保线上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等便民服务。

  互联网医院在本次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自3月1日以来,全市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约116万人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就医配药不便的困难,并且起到减少人员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的作用。

  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医疗的独特优势,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发展。

  一是优化互联网医院审批和布局。各区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服务方式”受理审批流程,加强对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 尽可能申报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二是提升互联网医院就医便捷度。我们整合了互联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诊疗服务入口,提供便捷、整合的登录方式,提升市民就医配药的便捷度和感受度。近期,为惠及市民,全市的互联网医院将从5月22日至6月26日这段时间的每个周日,开展免费义诊服务。

  三是鼓励互联网医院开具长期处方。对于“临床诊断明确、用药方案稳定、依从性良好、病情控制平稳、需长期药物治疗”的门诊慢性病患者,按照相关要求,一次性可开具满足3个月治疗慢性病的常用药品的长期处方。

  四是提供药品配送服务能力。我们要求各互联网医院设置“取药专窗”,保障肿瘤、高龄、儿童等重点人群用药,畅通与药企、社区等合作,提高药品分拣和配送效率,努力打通配药“最后一公里”。

  关于市民关心的互联网医院跨院复诊和配药服务的问题,我们前期在已要求全市公立互联网医院可跨院调阅患者6个月内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上,支持全市互联网医院实现跨院复诊和配药服务,也就是说,只要患者6个月内在本市公立医院有过线下就诊记录,就可以在全市公立互联网医院复诊和配药,这样就大大延伸了患者线上复诊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在原有部分医院试点的基础上,目前本市已有89家公立互联网医院已经完成系统改造,提供跨院复诊和配药服务。

  重大工程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有记者提问,目前上海疫情形势逐渐向好,请问重大工程复工复产情况如何?重大工程复工复产又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朱剑豪进行介绍,本月初,市住建委发布了第一批《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白名单”》,涉及项目共24个,主要聚焦工地安全生产和城市安全运行,覆盖科技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要领域。

  市住建委(市重大办)会同市发改委,牵头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区和参建单位,建立了市级重大工程复工复产协调机制,平稳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疫情防控、员工返岗、物料运输、应急管理等相关工作。在各方支持配合、共同努力下,目前,首批24个项目中,张江实验室研发大楼、大型绿色数据中心(腾讯项目)、和辉光电第六代AMOLED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轨道交通18号线二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等16个项目已实现复工,还有8个项目正在进行复工准备。

  当前,我市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基础仍不稳固,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重大工程复工复产必须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为前提,以建立常态化工地疫情防控体系为基础,按照全市复工复产的节奏,分类、分区、分阶段推进。具体要按三方面程序、条件来安排:

  首先,项目要进入“重大工程复工复产白名单”。由行业主管部门商属地区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根据属地疫情防控形势提出拟复工复产的市重大工程及相关标段建议,经审核后形成“白名单”。现阶段以对行业发展具战略性、引领性等重要性突出的项目为主,“白名单”会根据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复工复产需求动态更新。目前第二批“白名单”正在审核中,也会适时公布。

  其次,项目(法人)单位要制定复工方案并完成备案。要按照“一工地、一方案”要求,编制形成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做到人员、机器、材料、工法、环境同防,明确建筑工地临时隔离区域安排和管理的相关措施到位,确保疫情防控到位和安全质量可控。项目复工方案由项目(法人)单位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行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机构备案后即可复工。

  第三,申请复工的重大项目工地还必须是绿色工地。按照疾控和工地安监部门确定的工地三色标准,达绿色标准才容许复工复产。其中,对工地封闭区域施工人员,必须实行实名制健康管理。复工复产项目需具备符合全封闭管理的相关条件。

  重大工程复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一方面,复工后,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行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机构会以抽查、巡查等方式对现场复核、监管,对疫情防控不完善、安全施工不到位的建筑工地,会责令立即停工整改。

  另一方面,重大工程复工复产达到常态化的生产水平,尚需社会面全产业链的恢复和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相配合。让我们一起努力,循序渐进,共同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早日恢复常态。

  临港新片区:规上企业已复工95.6%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约46%

  有记者提问,临港新片区生产型企业复工复产已经达到50%,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以及下一步计划?如何支持企业解决人员返岗、物资运输以及疫情防控等难点问题?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用三组数据介绍了临港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

  一是规上企业复产情况。截至5月16日,临港规上企业已经复工301家,占总数315家的95.6%,同时还有几家正在办理复工手续,做到“应复尽复”。二是人员到岗情况。目前,到岗总人数超5.1万,人员到岗率69%。三是产能利用率。由于受产业链协同的影响,整体产能利用率不是最高,大概是45%左右,这几天呈现不断爬坡趋势。

  其中,集成电路行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如新昇、积塔;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约46%,如上汽临港50%、特斯拉45%,汽车产业链的配套企业达50%左右;高端装备产能利用率约50%。

  在企业防疫方面,具体做法可归纳为八个字。一是“封闭”,指导企业严格落实对外封闭生产管理、对内分级分区管理,阻断疫情传播路径。二是“留观”,设置专门区域,用于返岗人员和物料进入厂区之前进行观察,人员观察两天,物料至少观察一天,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三是“检测”,对复工企业员工,严格实施“抗原+核酸”检测措施。四是“应急”,要求企业设置独立的应急隔离间,同时与管委会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紧密连接,一旦发现疫情,快追阳、快隔离。

  在产业链协同和物流保障方面,主要是依托有关部门,快速打通长三角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比如,汽车产业链较长,我们以整车龙头企业复工带动产业链同步启动,联动市区各有关部门,帮助特斯拉龙头企业,逐一排摸打通一百余家上游核心供应商同步复工,包括外部仓库同步解封。

  在人员返岗方面,在落实防疫要求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协调分散各区的员工返岗,帮助企业快速返岗。同时,优化核酸检测点位设置,提高整体检测能力,保障企业各类防疫物资。总的来说,管委会跨前一步,主动作为,多给企业帮助支持,让企业复工加速,有序组织复工复产。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继续推广“场所码”“数字哨兵”、布局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同时,在产能利用率、员工到岗率、供应链稳定性、物流通畅性等方面下功夫,早日恢复临港正常生产秩序。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