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正文

欠薪、裁员!柔宇深陷“资金链断裂”泥潭

2022-05-29 12:52:25 来源:钛媒体作者:饶翔宇
陷入资金链危机后,柔性显示屏制造商柔宇科技的自救之路还在继续。   钛媒体App此前独家披露了柔宇的

  陷入资金链危机后,柔性显示屏制造商柔宇科技的自救之路还在继续。

  钛媒体App此前独家披露了柔宇的裁员方案 (下载钛媒体App,详见报道《柔宇大裁员让员工三选一,部分供应商回款已逾期近一年 | 钛媒体独家》) ,柔宇公司在近期通过人事部门向员工下达了最新的裁员方案。“柔宇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将谈话员工全部辞退,而是给了大家三个选择。”柔宇公司内部士对钛媒体App表示。

  根据方案内容,其一是若员工主动提出离职,柔宇公司将会按照员工每月工资的基础部分*N(工作年限)来给予赔偿(基础部分工资低于月薪的50%),赔偿将在2022年11月发放;其二,若员工急于用钱,可选择在本周五拿到赔偿,但赔偿金额将在前述方案基础上打5折;其三,员工可以选择继续留下,柔宇将按照每月2360 元的最低标准支付工资,一直维持到9月份,等待公司进一步的通知。

  柔宇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柔性屏幕的研发和制造,并试图通过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打破三星在柔性屏领域建立的多晶硅技术垄断。

  从2012年成立到2020年,柔宇一共完成了13轮融资,总计98.5亿元。2020年12月31日,柔宇科技的IPO申请获受理;2021年1月28日,柔宇IPO进入问询阶段;2月10日,柔宇便对外宣告终止IPO进程。

  2021年年底,柔宇资金链陷入危局,旗下员工开始出现大规模欠薪。

  作为曾经的资本宠儿和行业独角兽,如今的柔宇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

外部融资受阻,内部造血失败

欠薪、裁员!柔宇深陷“资金链断裂”泥潭

  在走到裁员这一步之前,柔宇是有一定机会渡过难关的。

  “2021年7月份,柔宇便出现了付款逾期的问题,并且拿不出相关解决方案。”一位柔宇的供应商对钛媒体App表示,后来经过协商,柔宇称新的一笔融资将完成,该供应商在停供一个月后又恢复了柔宇的合作。直到2021年底,柔宇的资金危机彻底暴露,双方合作终止,供应商至今仍未能收到欠款。

  上述供应商所提及的“新一笔融资”,据钛媒体App了解其后的资方为深圳市政府。

  按照柔宇内部人士林木(化名)的说法,2021年下半年深圳市政府开始接触柔宇,还找了第三方来做尽调,测试柔性屏的良品率。最终,柔宇的良品率和产线的关键指标都通过了测试。这一点,也得到了柔宇的独立董事刘姝威的证实。

  刘在文章中称,2021年第四季度,深圳市政府聘请多家专业机构对柔宇科技的全柔性屏投片生产线进行现场考核,历时近1个月,考核投片良率达81.6%。不过,该笔投资最终没有达成。

  钛媒体App从柔宇方面得到未经证实的说法是,深圳市政府主导此次投资的领导层换了好几届,导致对于柔宇的投资被搁置下来。

  融资受阻后,柔宇便选择将所有筹码压向B端业务——为外部客户供应柔性屏幕,尝试自我造血。

  2022年1月17日晚间,柔宇科技微信公众号发文称,1月16日,中智卫安与柔宇科技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基于合作协议,中智卫安将向柔宇科技批量采购柔性显示屏、柔性传感器及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用于公司全线商用机器人产品,自2022年起连续3年采购金额累计约30亿元。

  签约现场,中智卫安董事长钟翔宇表示:“机器人产品本身是显示屏的重要载体,2021年,中智卫安机器人包括CIOT品牌机器人市场保有量突破7.5万台。柔宇科技第三代蝉翼柔性屏为中智卫安机器人提供了更好的人机交互平台,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独具优势。”

  此前的2021年11月,柔宇还收获一笔总计6亿元的订单合同。根据协议,从2022年开始,柔宇科技将向客户陆续提供柔性屏OLED显示模组,两年内完成全部订单交付。

  不过,这两笔订单最终也没有得到落实。

  “其实,这些都是意向性订单,没有一个确定的约束力。对方可以选择采购柔宇的产品,也可以选择不采购。”林木表示,柔宇在宣布与中智卫安的合作后,内部实际也没有去投入执行的迹象。

  至于6亿元的OLED显示模组订单,此前是由柔宇COO赵泓负责牵头在做。赵泓曾是联想集团副总裁,2021 年5月加入柔宇科技,并试图推动柔宇转型为纯粹的屏幕供应商。但到2021年底,赵泓选择从柔宇离职,这笔订单也没有了下文。

  外部融资受阻,内部造血失败,最终导致柔宇越来越难逃脱泥潭。

    屡次折戟IPO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柔宇的资金链危机也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柔宇都有希望在二级市场拿到新的资金。

    据彭博社报道,2020年初,柔宇科技就已悄悄提交美国IPO申请,以筹集约10亿美元,但这一计划最终搁浅。对于美股该计划中止的原因,刘自鸿对内部员工的解释是疫情冲击。

  2020年年底,柔宇再次启动上市动作,并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柔宇累计营收只有5.17亿元,累计亏损却达到31.95亿元,并计划募资144.34亿元。

  不过,在柔宇的财务公开之后,其订单真实性也遭到了质疑。根据当时网易清流工作室的报道,柔宇科技与多个大客户的交易蹊跷。

  例如,一位高校教师的公司采购了3千万产品,却对具体向柔宇买了什么缄口不言;有客户疑似“一人分饰两角”,既是柔宇科技的大客户,其关联公司又向柔宇美国公司供应产品等。

  2021年2月,柔宇科技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一位参与过此次IPO的柔宇人士告诉钛媒体App,上述报道虽然影响很大,但并不是柔宇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该人士表示,“根据内部拿到的信息,柔宇不存在订单造假的问题。如果真的存在订单造假的问题,监管层一定会调查。但整个IPO过程中,监管层从来没有质疑财务数据造假,也没有问询这个事情。”

  而对于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柔宇对外的解释是:“由于股东结构存在直接层面“三类股东”等适格性的情况待进一步论证,考虑到公司发展战略,决定暂缓科创板上市申请。”

  所谓三类股东,是指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根据上交所规定,申请科创板上市的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不能属于“三类股东”,同时应按照要求对“三类股东”进行信息披露。

  不过,按照钛媒体App了解到的情况,三类股东问题只是柔宇撤回IPO的部分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在蚂蚁上市风波之后,监管层对于在科创板上市企业趋于收紧。受此影响,整个2月除了柔宇,有超过30家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

  此后,柔宇还尝试过在纳斯达克寻求上市,但因为滴滴IPO引发的后续中概股危机,这一尝试最后也未能成功。

    向左,市场向右

  如果说融资的屡屡受阻,是柔宇一步步陷入资金链紧张的外部原因,那技术路线的选择则是这家公司的核心困境。

  一直以来,柔性屏幕的主流技术路线都是以京东方、TCL科技、三星等公司拓展的多晶硅(LTPS)技术,市面上主要的折叠屏手机等产品几乎都由这些公司供应。但柔宇的出现,向市场展示了另一种技术路线——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

  柔宇CEO刘自鸿此前介绍,ULT-NSSP技术比LTPS在量产能力上更优秀,原因在于采用不同材料体系和不同制程工艺,整体生产流程大为简化,设备投资成本大幅降低,良率显著提高,产品弯折可靠性极强。

  柔宇的独立董事刘姝威也在文章中称, 2018年6月,柔宇科技在深圳市龙岗区建设投产了全球第一条可折叠全柔性显示屏量产线,投资额仅为相同产量规模的传统显示面板产线的1/7(65亿元vs 465亿元)。

  “但是,柔宇全球唯一的技术路线对于市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对钛媒体App称,首先柔宇的产品并没有完全过关且价格也没有优势,厂商不会在原本价格就高的基础上去选择一个并不成熟的方案;其次,这个技术只有柔宇能做,即使客户下了订单,柔宇的产能也跟不上,就会出现供应链被钳制的风险。

  另外,按照刘姝威所透露的柔宇柔性屏幕良率达到81.6%来看,孙燕飚认为这一良品率还远远达不到行业标准。孙表示,在面板行业,一般良品率都达到了90%,甚至是95%。

  某证券公司科技首席分析师则向钛媒体App直言,“刘姝威的说法,表明她是真的不懂这个行业,柔宇的技术路线从5年前就可以看出是不靠谱的。柔性屏幕的一条产线投资就达到465亿元,从实验室到研发起步资金就需要100亿元,柔宇的前期融资只能让它刚刚够到行业的门槛。”

  不过,关于上述的说法,柔宇内部人士林木并不完全认同。

  “柔宇的技术路线确实有其价值的,但就柔性屏这个行业而言,是需要上下游共同配合、形成生态,才能实现商业模式和技术的良性循环。京东方、三星的技术路线也经历了20年的发展,砸了上千亿元,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林木称,但是老板(刘自鸿)可能不愿意跟产业链去合作,就想自己把它搞起来。“这个目标确实很宏伟,但是最后能不能成功,只能看命。”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