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新的版本答案 中等职业教育最新考前解读
最近,有四组数据颇引人关注。
一是考公持续升温,今年全国公务员报考人数超202万人,比去年多52万;
二是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457万人,比去年足足多了80万,录取计划则仅为110.7万;
三是本届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167万;
四是今年高考考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193万,比去年总出生人口还多。
四者指向同一个现象:当今就业难,后来者仍源源不绝。
除开经济下行压力与新冠疫情等因素,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如何振兴高端制造业?就业难与人才荒为什么会并存?……
这类问题,反复被提及。
而如此种种,又直指职业教育这个热门话题。
01
一代版本一代神
中国教育与实用主义,是相伴相生的。
早在1931年,黄炎培先生就曾发表论文《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旧教育严重脱离生产的弊病,首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建国后,新中国的教育体系转学前苏联,而苏联学的则是德国“双元制”教育。
以当年的江西劳动大学为例,22年间为国家培养了22万余名建设人才,遍布兽医站、畜牧站、农场,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上发光发热。
80年代中期,教育从为政治服务转而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国职业教育进入新阶段,办学开始面向市场,大量社会资金涌入其中。彼时,产业系统办学以及大型国企联办、自办等多方并举的技术学校得到蓬勃发展。
1982-199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从3104所增长到了9860所,在校生也从70.4万人猛增至347.76万,中国职业教育规模达到顶峰。
曾听父辈们说过,那个时候,中学生毕业后都是以考上职校为荣的。不光可以学技术活,毕业后还包分配,待遇还很不错。
但到90年代末期,大量国企或破产或改制,原本麾下的各种职业学校也划归地方。而自从失去企业这一重要的培训载体,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没有了土壤。
时过境迁,一切逻辑都变了。
一代版本一代神。
在工业化完成后,不再具备稀缺性的工人群体,自然不再能享受到超出预期的权益。
接下来的版本中,外贸、基建以及当下的互联网时代,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热钱涌入,创造了一波又一波造富神话。
每个版本,都有不同的版本答案。
而在最新版本中,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尽管我们在信息技术上已经占据领先地位,智能制造方面的人才缺口又体现出来。但现实是,优秀的职校生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个人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出台双减政策,限制教培发展,并出台诸多政策,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原因。
这样看来,经过几轮版本变迁,职业技术工人,似乎又重新成为了版本答案。
有人说,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看最近几年的一些列改革措施就知道。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和前几个版本一样,政策红利下,自然有大量财富涌入。
职业教育作为新时代重要的人才生产基地,其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稳步增加,今年有望突破万亿。尤其在连创新高的高考人数、毕业生人数以及就业难的刺激下,被视作一个有竞争力的赛道。
目前的共识是,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加大职业教育的比重,是大势所趋。
更激进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甚至主张,中国不需要那么多学术型人才,90%的大学都应该转型职业教育,全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毫无疑问,职业教育的兴起,是未来的大方向。春天必然会来,但一定是当下吗?
02
中国式家长
人这种生物,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信仰,就会无比坚定。
中国人就对考试,对读书人的莫名崇拜情节,信仰颇深。
比如,现如今职业学校出来的专科生和本科出来的应届生,工资水平大部分差距并不大,甚至有些蓝领更高。
但大多数人,宁愿向往办公室白领5000不到的工资,也不羡慕工地2万的血汗钱。这都是约定俗成的观念所致:人分三六九等了。
如果不能改变民间对产业工人的歧视,那么就无法保证技术人才的生源。想要世人认可职业学校,就必须淡化毕业院校的等级。
毕竟大家早已经对本科和专科习惯分出贵贱,又有多少人敢冒这个险让孩子去走这条路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按照现在的普适性逻辑,职校生几乎与学渣挂钩。中国家长们,之所以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职业学校,根源也在于太“低端”。
甚至某些没考上高中的学生,家长宁愿出十几万择校费送孩子去普高,也绝不同意去职校,理由是“你去职高读书,我的脸往哪放”。
我们能怪这些家长吗?显然不能。
除了有望子成龙的心态作祟,家长们如此低看职校,也是因为目前国内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学风较差、课程内容滞后等等。
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认知里,送孩子去技校学习,基本上等于对孩子放弃了一半,“只要男的不死,女的不生,就万事大吉”之类的针对职校乱象的种种调侃,背后更是折射了家长们对职校教育深深的担忧。
同时,某些广告打得响亮的职业学校,真的有把孩子们培养成才的实力,甚至意愿吗?
有些数据很容易查到。2020年,全国共有9865所中职学校,在校生为1628.14万,他们是没有考上高中的40%。
但有些数据却无迹可寻。中职生往往被分为三类:直接毕业、直升本校大专、参加对口高考的。但无论哪一类,在升高三之前,都必须接受学校安排的实习,往往在最基层的流水线。
并非对流水线有贬低之意,只是有些学校的做法太过火。
相信大家在网络上都看过“职校毕业生被送进工厂流水线打工”之类的视频。每一次爆出相关新闻,都会把群众的愤怒推向沸点。
比如去年9月,湖南临武县某中职学生被校方强制安排到工厂实习,因意外导致右手被卷进机器,落下残疾。
而在治疗和赔偿费用上,起先学校让其自行找工厂协商,工厂则要求他回去先做康复治疗,谁都不愿担责。
更关键的,这名学生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实习内容却是在车间操作压制电池生产材料。这活,专业对口吗?
后来深挖才知道,学生不过是学校赚取管理费的摇钱树,所谓的合作企业,也不过是些急需廉价劳动力的工厂车间。
当然,以上的例子不能代表所有的职校,但绝对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
看到这些乱象,你能怪家长不配合国家改革吗?
德国的双元制为什么能如此成功?他们甚至从小学就开始分流。
答案很简单:乐意,愿意。
首先,“双元制”是合同制,学院在学徒时期每月能得到正式员工一半左右的薪水。并在通过全国统一的职业考试后,就能成为正式员工。
其次,是真正学到本事。德国中职生,一般每周有3-4天在企业实习,只有一两天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校方与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
这种模式在90年代之前,我们是有的,只是现在却很难做到。
同时,德国工人不仅社会地位高,收入可观,更重要的,大部分工人都能明确看到自己的未来。我国的工人,在以前也有这样的地位,但现在,懂得都懂。
所以,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很明确,即是学习国外的经验,也是在找回我们丢失的一些东西。
只有当某天,各个单位不再把职校生的简历随手扔进垃圾桶,职校生不再被打上“坏学生”的标签,院校真正把自己的学生当做社会栋梁来培养的时候,这个行业真正的春天才会再次到来。
03
尾声
总而言之,今日之中国职业教育,有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大力加持,缺的不是资源,而是社会面的积极性。
尽管较难,但这些都是可以用时间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对国家的改革有信心,因为这是历史的选择。
就好像90年前,当“罗斯福新政”在大洋彼岸施行,彼时的小罗斯福,也一定承受着银行家们的质疑与咒骂。但谁都不能否认,是新政让美国成为最先平稳度过经济危机的国家。
希望在若干年后,孩子们不再因为学历而焦虑,有应时而变的勇气和终生学习的动力,能够看见自己的未来发展,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拥有满意的回报……
到那个时候,每一个人都可以活的幸福且从容,这才是教育的意义。
-
四川成渝:提升优质路网控制力 实现高速公路产业领域外延式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这为公司公路改扩建、拓展交通优质路产资源和2022-12-20 12:00 -
证监会: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 推进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2月16日至17日,深交所与港交所、广期所联合举办主题为“科技引领·激发行业数字化新动2022-12-20 12:00 -
中上协:引导上市公司积极践行ESG理念 加强ESG能力建设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12月19日消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写并发布《中国2022-12-20 12:00 -
南银理财:预计2023年国内经济趋势以“弱复苏”为主
12月19日晚间,南银理财发布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与展望。南银理财分析,今年的中央2022-12-20 12:00 -
广东证监局:强化违法违规机构监管力度 打造良好行业生态
广东证监局网站12月19日消息,广东证监局12月16日指导广东证券期货业协会以视频方式召开2022-12-20 12:00 -
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原则同意进一步扩大股票互联互通
证监会12月19日消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联合公告,为2022-12-20 12:00 -
证监会副主席: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
12月16日至17日,深交所与港交所、广期所联合举办主题为“科技引领·激发行业数字化新动2022-12-20 12:00 -
兴业证券开展防范非法证券投资咨询宣传教育专项活动
为严厉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提升投资者对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的识别与防范能力,日前,在2022-12-20 12:00 -
兴业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总交易额已超百亿元
12月19日,兴业银行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该行已支持零售客户持本人境内手机号、港澳2022-12-20 12:00 -
民生理财推出首只ESG主题理财产品
12月19日,中国民生银行全资子公司民生理财首只ESG主题理财产品“贵竹固收增强低碳领先2022-12-20 12:00
TOPS
- 一周排行榜
- 一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