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汽车板块底部特征已逐渐明显 建议开始左侧布局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汽车板块的底部特征已逐渐明显,当前配置行业的胜率正在逐渐增大。当前汽车政策经历空窗期,政策预期低;特斯拉降价,对竞争加剧的认识较为充分。叠加疫情达峰进程可能快于预期,底部特征已经明显,该行看好春节后行业的需求逐步修复和板块的投资机会,建议在当前时点开始进行板块的左侧布局。重点看好降本能力强、具备规模效应的企业,特别认为混动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电动车板块的成本压力。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市场对2023年汽车行业的基本面预期在逐步达成一致。
该行认为,2023年一季度受制于行业政策影响,乘用车销量可能将面临开门黑。该行当前对2023年的销量预期和竞争格局的基础判断维持不变,但考虑汽车板块22Q4以来的明显回调以及宏观层面的向好变化,该行认为汽车板块的底部特征已经逐渐明显,当前配置行业的胜率正在逐渐增大。该行看好春节后行业的需求逐步修复和板块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人在当前时点开始进行板块的左侧布局。
政策预期:当前汽车正在经历政策空窗期,市场对2023年政策预期调整到最低。
在2022年11月和12月,市场始终对汽车消费政策(新能源补贴和传统汽车的购置税优惠)有一定预期。该行在2023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报告中亦认为,2023年推出7.5%购置税延续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过去两次汽车购置税减半到5%之后,均有1年购置税7.5%的过渡期(过渡期政策的文件分别发布于2009年12月22日、2016年12月13日)。5%购置税实行阶段的最后一个月会出台次年7.5%购置税政策已经成为市场的潜意识预期。但直到目前,购置税优惠的补丁政策仍然没有发布,终端已经恢复按照10%的购置税征收。市场也在过去一周调整到最低预期,即2023年是一个无新能源补贴+无燃油车税收优惠的市场环境,从投资角度来看目前已没有政策预期下修的风险。
竞争预期:特斯拉降价“两只靴子落地”,市场已经普遍认知车企的内卷正在加剧。
该行认为2023年最大的利空因素,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车企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现金流回正,预计“降价促销”和“内部降本”将是许多车企2023年的常态。行业内卷加剧的最底部特征之一就是龙头企业的降价和促销。从2022年8月开始,特斯拉新增订单明显放缓,2022年10月24日正式将Model3、ModelY价格下调1.4~3.7万元,紧接着在11月通过减免保险金额的方式降价8,000元,但对订单的拉动效果有限。根据其官网消息,2023年1月6日,特斯拉再宣布降价,Model3起售价下降3.6万元至22.99万元,ModelY起售价降低2.9万元至25.99万元,两款车价格均创下历史最低。
该行认为,此次降价在预期范围内,但降价的步长超预期。而这种降价幅度一步到位虽然一次性地对行业形成了更大冲击,但同时也减小了“多次小幅降价”的可能性。即便特斯拉等龙头企业后续再小幅降价或赠送权益,市场对其行为也将趋于脱敏。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次特斯拉的大幅降价属于“两只靴子落地”,对后续汽车板块投资也减少了利空因素。
疫情预期:全国疫情“达峰”进程可能快于预期,春节后有望恢复正常经济秩序,带动汽车消费回复正常。
随着北京、上海、深圳陆续“达峰”,预计1月上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权重区域也将进入疫后人员流动恢复阶段。而自12月19日以来北京和广州地铁客运量持续回升,截止2022年12月29日,均已恢复到接近日度500万人次的水平。二线城市中天津、武汉、成都、石家庄等地的地铁客运量近一周复苏明显。同时,这些城市的延时拥堵指数也在12月中下旬陆续迈过低点,开始逐渐爬升。
该行认为,达峰快于预期有望带动经济秩序回复正常,前期受较大影响的汽车行业也有望在春节后开启需求逐步修复,拉动汽车行业公司的基本面改善。该行认为,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将有助于汽车消费恢复,因为这将继续激发人们独立出行的购车需求。
底部特征已经明显,去库存过程不必太悲观。
2022年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达到1.88个月,接近于3年来最高点1.91个月库。当前库存系数接近往年最高值,而库存系数全年最高点与行业指数的最低点有很好的同步性。过去两次库存系数达到1.9个月(非春节月)以上的时候,分别是2017年4月、2018年11月、2019年4月、2020年3月和2022年4月,而这5次行业库存指数爆表的时间在年度维度来看,除了2019年4月(考虑后续存在国五升级国六,预计行业销量和库存存在不规则的波动),其他4个时间都是汽车指数在当年的年度最低位置。该行预计2023年1月将达到库存最高值,随着疫情达峰、经济复苏,随着需求修复,终端库存将逐渐释放。回顾历史,去库存的过程中,汽车行业的指数表现都是从底部走出。因此该行认为,当前行业的底部特征已经明显,汽车行业投资的左侧机会已经来临。
投资策略:电动车的竞争加剧虽然难以避免,但预计“降成本能力”强的企业将更容易借助今年实现份额的提升。结构上,该行重点看好降本能力强、具备规模效应的企业,特别认为混动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电动车板块的成本压力。零部件板块的配置顺序在当前优于整车,特别是在汽车大β不好的预期下,高成长的零部件标的有望穿越牛熊。智能座舱、智能底盘、自动驾驶等领域都有望在未来3年孵化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零部件龙头。
风险因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疫情后汽车消费复苏速度低于预期,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恶化超预期,原材料成本下降幅度低于预期,芯片供给紧缺加剧。
TOPS
- 一周排行榜
- 一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