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财务压力陡增(win屏幕显示时间)
近日,遭遇财务压力、宣布全员工资打折的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威马汽车”)因为借壳传闻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12月5日晚间,APOLLO出行(00860.HK)发布公告称,集团目前拟收购一间从事智能电动车的公司,目标公司的业务涵盖一系列配备先进技术的“智能电动车”。虽然APOLLO出行并未透露目标公司名称,但不少业界人士分析目标公司或为威马汽车。
原因在于,企查查显示,截至今年年初,威马汽车早已通过一系列换股方式获得Apollo出行28.51%股权,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众所周知,借壳上市的好处就是审查流程简单,上市时间短,这很适合威马汽车此类急切上市融资的企业。
毕竟从2020年9月份科创板IPO计划搁浅后,威马汽车到今年12月1日,提交的赴港上市申请已处于失效状态,且尚未更新。财务方面,今年11月,据网传威马汽车CEO沈晖内部信显示,为了应对资金压力,该公司管理层已带头主动降薪一半;销售量方面,今年1-11月份销量约为3.3万辆的威马汽车,与同是新造车企业的“蔚小理”相比,三家企业累计销售数据均超过了10万辆,销量黯然失色。
曾创造了单轮融资记录、造车新势力里单车销量最高的威马汽车,在经历了财务危机、IPO计划搁浅、销量对比同行愈发边缘化的情况下,上市能帮公司打开生存空间吗?
01
销量掉队
市场上谈起威马汽车,往往后面会跟着“销量掉队”“全员降薪”等形容词,但其实,成立之初的威马汽车也曾光芒四射过。威马汽车是我国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之一,该公司在大部分同行企业早期都走代工模式时,坚持自建工厂自产。2018年初,威马汽车通过对中顺汽车的100%间接控股,成为造车新势力中最早实现量产交付的车企之一。
2018年9月,威马汽车首款车型EX5开启交付。这款车型在随后的2019年销量超过16000辆,单车销量上远远甩开其他新势力车企。
当时,除了排名第二的小鹏G3和排名第三的蔚来ES6外,其他造车新势力单款车型的年销量还不超过1万辆。以此来看,威马汽车是给自己开了一个好头。
到了2020年后,威马汽车全年累计销量2.24万辆。同时,其他造车新势力同行开始崛起,蔚来汽车(NIO.SGX)全年销量超过4.3万辆、小鹏汽车(09868.HK)全年销量突破2.7万辆、理想汽车(02015.HK)全年销量也达到了3.26万辆。自此,威马汽车掉队的序幕拉开。
在之后的2021年,数据显示,威马汽车交出了4.4万辆的成绩单;“蔚小理”的交付数据分别为9.14万辆、9.04万辆及9.81万辆,纷纷逼近10万大关,除了交付量不足三大造车新势力一半,威马汽车还开始落后于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同年,哪吒汽车交付量为6.96万台。
今年1-11月公布的数据中,“蔚小理”今年累计销量均超过了10万辆。相比之下,威马汽车累计销量约3.3万辆左右,情况越发严峻。为何短短几年,威马汽车就从2019年的新势力第一梯队跌到了如此地步?
“黑猫投诉”网站上,关于威马汽车的投诉量达到了300多条,其中不少的投诉都是针对威马汽车在动力电池方面的问题,有不少车主反馈,威马汽车虽然对外宣称有400公里的续航,但实际的里程还不到200公里。为此,威马汽车还登上了2022年广东省315晚会。
此外,在车内智能化方面,威马汽车选择了和多个厂商合作,例如和科大讯飞合作车机的智能语音、和百度合作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汽车座舱控制系统是和QNX+华为定制的Android;汽车互联则是和小米物联网合作的。
有观点认为,威马汽车“打5折”的电池续航,叠加车企和其他厂商合作开发导致了威马汽车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车内智能化系统,威马汽车销量下滑或是情理之中。
对此,汽车分析师行业研究员张翔对《投资者网》分析道,智能化的这个技术生态系统很大并且比较复杂,通常车企是没有能力全部做出,包括特斯拉。所以像这个威马汽车跟好几家公司一起合作这很正常,本来汽车软件就很复杂。
在销量的问题上,除了电池续航以外。张翔称,由于威马汽车的创新性还不够。比如说,其他的车企像特斯拉有超级充电站、蔚来有自动领航换电功能、小鹏有自动驾驶。相比之下威马汽车就比较中规中矩,在同价位的车里面,它的创新性不够,所以才导致这个车在这个市场上卖得不好。
据2022年最新三季度财报,蔚来汽车的研发费用达29.45亿元,同比增长146.8%。小鹏和理想汽车的三季度研发费用则分别为15亿元和18亿元,虽然少于蔚来汽车的研发投入,但也分别同比增长了18.5%和103.1%,环比增长了18.5%和17.8%。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研发费用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和9.81亿元,占营收比例从50.7%下滑至20.7%。对比之下,在研发投入方面,2021年“蔚小理”三家的研发费用已分别达到45.92亿元、41.14亿元和 32.9亿元。
02
资金压力加大
2022年11月21日,一封网传威马汽车的内部信揭开了威马汽车的资金困局。该内部信显示,由于受到疫情、供应链紧张、原材料成本上涨等挑战,自10月起,公司实施了一系列降本措施以应对资金压力,包括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对整体运营费用进行精简等。
梳理威马汽车的融资历史,和同行业“蔚小理”比起来,该公司曾更受资本“青睐”。企查查数据显示,同行业中,蔚来汽车美股IPO前融资金额约为130亿元人民币;小鹏汽车美股IPO前约370亿元;理想汽车约160亿元。而截至2021年末,从A轮到D轮,威马汽车4轮12次融资,已获得资金超410亿元人民币。
手握超410亿元人民币的威马汽车,当前为何会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7.6亿元、26.7亿元、47.4亿元;对应净亏损分别为41.5亿元、50.8亿元、82.1亿元,亏损额持续增加。
众所周知,卖车亏钱的新能源车企并非威马汽车一家。但放到整个行业,2021年,小鹏汽车净亏损48.6亿元;蔚来汽车净亏损40.16亿元;理想汽车净亏损3.21亿元。同年,威马汽车在销量远不及同行的情况下,亏损总额达到82亿,远超同行。
究其原因,汽车分析师行业研究员张翔分析称,一般新能源汽车卖越多的话,就会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成本也会越低,利润也会越高,但威马汽车的销量并不高,所以威马汽车的销量是造成亏损的原因之。同时,威马汽车在销量下降的情况下,甚至要优惠、降价来卖,这又导致了它的利润率不高,这也是亏损比较大的原因。
2022年6月,根据威马汽车提交给港交所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58.3%、-43.5%和 -41.1%。相比之下,2021年,“蔚小理” 三家新势力毛利率早已顺利转正并提升至两位数水平,在2022年最新的三季报中,小鹏汽车毛利率为13.5%,排名第一;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分别为13.3%和12.7%。
03
曲折的上市路
不难看出,威马汽车的压力很重,公司也在积极寻求上市,只是上市过程并不如预期般顺利。
2022年6月1日,威马曾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12月1日威马的招股书已经处于失效状态、且并未更新。按照港交所规定,如果企业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则招股书失效。
事实上,在2020年9月,威马汽车就计划登陆科创板,剑指“科创板汽车第一股”。当时想搭上科创板这趟“快车”的可不止威马汽车这一家。如知豆汽车、蔚来汽车、奇点汽车、小鹏汽车、博郡汽车等都曾被列进拟冲击科创板的名单。但随着科创板IPO审核的收紧,新势力造车企业全军覆没。当然,这其中的一些企业也随着泯然于市场。
不过,近日有消息透露,威马汽车正在采取另一种方式寻求新的上市机会。12月5日晚间,Apollo出行披露一项潜在收购的内幕消息,该公司称“目前拟收购一间从事智能电动车公司”。
企查查显示,Apollo出行属于中国香港上市汽车公司力世纪。威马汽车持有力世纪28.51%股权,是公司最大股东,沈晖担任其董事会联席主席及非执行董事。前威马汽车核心创始团队成员之一戚正刚,也在今年2月份随着威马汽车的投资,出任了Apollo出行总经理、执行董事。
于是众多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此家公司相关业务披露信息直指威马汽车。毕竟威马汽车与同为早期新势力的“蔚小理”不同,在创立初期就选择重资产投入自建工厂和研发基地。两座智能化工厂年产量可达25万辆,此外,公司还在成都设立研发基地,掌握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全线业务。
从商业角度分析,威马汽车与主营高端电动跑车的Apollo出行,如果二者结合其产品定位或可实现互补。据此,借壳“Apollo出行”实现上市的传闻更加合情合理。
不过,虽然此前车企借壳上市的不在少数,包括众泰汽车借壳金马股份更名上市、北汽新能源重组ST前锋登陆A股、法拉第未来(FF)借壳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美股,但这些都是正向的借壳案例。
对此,汽车分析师行业研究员张翔对《投资者网》分析,首先威马汽车能不能借Apollo出行成功上市,这还是一个不确定的事,毕竟借壳上市也是有风险的,其次上市后,威马汽车能否借此机会打开生存空间,这也是一件未知的事。
而关于威马汽车计划通过借壳Apollo智慧出行集团在港股上市的消息。威马汽车相关负责人也公开回应:上述仅为市场传闻,威马对于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展望后续业绩,有市场观点认为,随着资本对于造车新势力投资态度愈发谨慎,威马汽车不管是自主上市还是“借壳上市”从长远来看,公司仍需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信任度,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宽威马汽车的客户群体,实现高盈利可持续增长。
-
互动| 赛伍技术:研发部门已开展光转膜技术和产品应用于钙钛矿
赛伍技术24日互动平台称,公司研发部门已开展光转膜技术和产品应用于钙钛矿组件的研究,其2023-02-25 14:22 -
拟剥离医疗资产重回房地产,荣丰控股大健康产业布局咋解?
上市公司跨界转型在A股市场虽已是家常便饭,但企业频频调头背后的“试错”成本,却往往被2023-02-25 13:57 -
奥联电子深陷“打假门”,散户亏麻了
奥联电子“打假门”持续发酵,证监会火速出手。 2月23日晚间,奥联电子(300585.SZ)公告称2023-02-25 13:57 -
康泰生物新冠疫苗之殇:套现利器成弃子,组合拳“救市”难挡颓势
众人眼里的“金母鸡”新冠疫苗项目,在疫苗“老兵”手里竟被玩成了赔钱买卖。2023-02-25 13:15 -
盛美上海:获得欧洲半导体制造商的单片SAPS兆声波清洗设备采购
据盛美上海消息,公司宣布获得来自欧洲一家全球性半导体制造商的首个12腔单片SAPS兆声波2023-02-25 11:38 -
舍得酒业: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据舍得酒业消息,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到访舍得酒业,双方就企业管理、文化建设、品牌拓展和数2023-02-25 11:38 -
阿里+鸿蒙+人工智能+元宇宙概念热度爆棚,“会说话的猫”亮了!
近一周机构调研公司数量有240多家。从调研机构类型来看,证券公司调研相对最广泛,调研2302023-02-25 11:21 -
A股市场热点散乱,投资者该如何抓住机会?
业内人士表示,从去年11月份以来, A股回暖是一种情绪修复的体现,行情进一步走强需要经济数2023-02-25 10:30 -
全面注册制须强化投资者保护 推行全面注册制利好哪些板块
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与信心,是支撑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广大2023-02-25 09:29 -
“问题股票”就该从哪来回哪去(股票有哪些问题可以问)
打击欺诈发行是市场共识。责令回购制度的推出,让“问题股票”从哪来回哪去,显著提高了欺2023-02-25 09:28
TOPS
- 一周排行榜
- 一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