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港股正文

着眼三条主线,探究2023年政策端可能为港股带来的投资机会

2022-12-20 08:33:02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作者: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本报告导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3年的经济重心定下了方向,关键在于提升信心。消费将是2023年扩

  

本报告导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3年的经济重心定下了方向,关键在于提升信心。消费将是2023年扩大内需、推动经济修复的主要引擎。此外,会议还强调要引导房地产行业实现“软着陆”,并支持平台企业发展。本报告将着眼于以上三条主线,探究2023年政策端可能为港股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摘要

  •   核心观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增强经济信心,推动港股基本面预期继续修复。整体而言,本次会议对2023年宏观政策定调相比此前的政治局会议更加积极,稳增长成为核心,并将扩内需放在了战略层面。由于港股大部分企业营收都来源于国内需求,且前期跌幅超过A股相关板块,我们认为后续扩内需仍有政策,港股盈利预期上修值得期待。

  •   本次会议对于“稳增长”基调提出了新的要求,结构上可分为促消费、保地产、稳就业三条主线:1)疫情防控强调要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度过流行期;2)财政在加力提效的基础上强调可持续性和地方债务风险防范,货币政策定调仍偏宽松;3)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了优先位置。在出口承压、投资力度有限的情况下,2023年消费将是推动国内经济从供给端到需求端修复的主要引擎之一;4)明确了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保底态度,但同时重申“房住不炒”定位。地产供给端有政策托底,或仍有修复空间;5)对平台经济的作用给予进一步的肯定,未提及反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等。再次支持平台经济的主要意义在于释放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吸引部分外资投资,其根本目的是提振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能力。

  •   政策的边际变化显示出对经济修复信心的增强,短期内港股市场可能继续交易政策向好预期。我们认为,2023年港股牛市预计将演绎“三级火箭”行情,1)一级火箭:政策利好仍将纷至沓来,风险偏好将继续修复;2)二级火箭:美债利率下行,估值打开进一步修复空间,恒指或修复至2022年6月前的位置;3)三级火箭:港股业绩筑底,盈利预期上修且兑现,恒指或修复至2022年1月前的水平。

  •   映射至港股行业配置方向,建议继续关注内需相关的逆境反转策略。1)国内消费复苏两步走,相关行业将先后受益于场景释放和收入提升;平台经济监管力度有望边际放松,短期将直接利好港股互联网零售行业。中期有望改善就业、提升居民收入预期,并加快消费复苏从一阶段到二阶段的过渡。2)内外需的蹊跷板效应下,地产供给端“三箭齐发”,行业景气度有望修复,从而带动港股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估值上行。

  •   目前港股仍处于从交易政策预期到验证现实数据的过渡期,后续需关注经济指标能否兑现;中期角度来看,利空因素预期逐渐改善,港股有望翻过盈利、估值、风险偏好三座大山,迎来逆境反转曙光。

  •   风险因素:1)国内扩内需政策力度不及预期;2)地缘政治冲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确定2023年经济工作基调与重心。从边际上看,本次会议相比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而言,对宏观政策定调更加积极。同时,我们认为本次会议透露出三条2023年经济工作主线,即促消费、保地产、稳就业。

  1. 宏观政策定调更加积极

  在前期政策基础上,本次会议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会议通稿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动能和市场主体的信心均不足,面对多重压力的背景下,稳增长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宏观政策出现了以下边际变化:

  1)疫情政策:因防疫措施放宽后,市场对第一波冲击感到担忧,政策端对于优化疫情防控提出了新要求,核心是尽量避免医疗资源挤兑、平稳有序度过疫情反弹高峰。本次会议强调要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度过流行期。重点在于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2)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方面延续中央财政加杠杆和政策性银行发力。但与此同时,在加力提效的基础上强调财政可持续性和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可能意味着2023年财政加杠杆空间相对有限。货币政策定调仍偏宽松,强调要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具体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3)扩内需政策:消费对于2023年扩内需的重要性相比此前明显提升。结合近日多地开启新一轮消费券计划,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预计后续仍会有更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出台,主要方向可能在于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例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

  4)房地产政策:明确了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保底态度;提出要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的风险。另一方面,会议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同时,重申“房住不炒”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5)产业政策:在延续对科技产业扶持的同时,会议提出要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引导平台企业增加就业和参与国际竞争;2023年政策端对于平台的监管环境预期偏宽松。除此之外,会议还提出要深化国企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稳外资稳外贸等相关要求。

  国君海外策略 | 稳增长方向新增信心,港股政策交易延续

  2. 三条主线下,港股有哪些行业机会?

  从上述政策的边际变化中不难看出,在出口承压、投资力度有限的情况下,2023年消费将是推动国内经济从供给端到需求端修复的主要引擎之一;另外,地产供给端有政策托底,仍有一定的修复空间;对平台经济的监管放松主要意义在于释放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吸引部分外资投资,其根本目的是提振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能力。因此,在促消费、保地产、稳就业主线下,或可围绕消费链和地产链构建逆境反转策略。

  2.1. 国内消费两步走——消费链逆境反转策略

  国内消费复苏两步走,相关行业将先后受益于场景释放和收入提升。展望2023年,消费修复路径可能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继续优化,疫情逐渐受控,消费场景复苏节奏快于居民收入增长。在这个阶段推荐选择对消费场景依赖度比较高的行业,例如医药,快餐连锁店,航空服务,博彩,啤酒等行业。2)第二阶段,在疫情受控,经济复苏后,居民收入上升,消费意愿抬升。在这个阶段推荐对居民收入敏感的行业,例如高端餐饮,酒店等。后续平台经济监管力度有望边际放松,短期将直接利好港股互联网零售行业。中期有望改善就业、提升居民收入预期,并加快消费复苏从一阶段到二阶段的过渡。

  国君海外策略 | 稳增长方向新增信心,港股政策交易延续

  国君海外策略 | 稳增长方向新增信心,港股政策交易延续

  消费行业中,部分细分行业离疫情前(2019年12月31日)水平仍有较大的修复空间。截至11月底,Wind港股三级行业中,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Ⅲ(152.2%),休闲设备与用品(119.1%),烟草Ⅲ(87.9%),综合消费者服务Ⅲ(64.1%),消费品经销商Ⅲ(54.8%),多元化零售(54.6%),互联网与售货目录零售(51.8%),酒店、餐馆与休闲Ⅲ(40.0%),家庭用品(27.5%),制药(23.7%)等行业均离2019年低的位置有超过20%以上的空间。

  国君海外策略 | 稳增长方向新增信心,港股政策交易延续

  在疫情后,多数行业指数离2022年的2月15日和6月30日的行业指数点位仍有不少的空间。Wind港股三级行业中,休闲设备与用品(72.6%),汽车(52.2%),家庭耐用消费品(40.4%),汽车零配件(30.4%),电脑与外围设备(29.3%),互联网与售货目录零售(27.9%),专营零售(27.1%),纺织品、服装与奢侈品(26.3%),食品(25.9%),生物科技(22.6%)等行业均离2022年2月中旬的位置有超过20%以上的空间。

  国君海外策略 | 稳增长方向新增信心,港股政策交易延续

  即便是在港股大盘经历过2022年一季度的调整后,目前消费行业仍有不小的修复空间。汽车(66.1%),休闲设备与用品(58.8%),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Ⅲ(32.3%),烟草Ⅲ(29.6%),生物科技Ⅲ(28.9%),半导体产品与设备(19.4%),互联网与售货目录零售(18.5%),汽车零配件(18.1%)等行业均离2022年6月底的位置有超过15%以上的空间。

  国君海外策略 | 稳增长方向新增信心,港股政策交易延续

  2.2. “内外需蹊跷板效应”——地产链逆境反转策略

  地产供给端“三箭齐发”,地产估值迎修复。地产债务危机影响下,过去两年恒生内房股指数大幅跑输恒指。2022年11月,地产融资“三箭齐发”,分别支持房企信贷、债权、股权三个渠道,在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下,地产股大幅反弹,估值得到一定的修复。当前恒生地产建筑指数动态市盈率已修复至均值以下一个标准差以上的水平,脱离历史极端低位。

  国君海外策略 | 稳增长方向新增信心,港股政策交易延续

  供给侧已火力全开,需求侧仍需着力。1)从供给端来看,近半年的保交楼、以及相应的地产政策支持下,住宅竣工面积虽仍呈负增长,但已有所改善;从需求端来看,当前住宅销售同比仍趋下行,居民购房需求仍有待进一步刺激和释放。2)自2021年底,5年期市场贷款报价利率已下调三次,居民平均房贷利率已明显下行。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衰退预期有所升温,预计外需压力仍将持续,因而内需仍有刺激空间,对应房贷利率成本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国君海外策略 | 稳增长方向新增信心,港股政策交易延续

  国君海外策略 | 稳增长方向新增信心,港股政策交易延续

  若房地产景气度好转,将带动港股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估值上行。房地产景气度指标变化影响相关行业指数表现。经济指标的好转通常会带动港股相应行业绝对收益的上升。作为经济重要指标,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额等指标会影响相关行业的景气度表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情况的好转将带动港股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估值上行。

  国君海外策略 | 稳增长方向新增信心,港股政策交易延续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