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2023年证券业策略:复苏预期提升 低基数下具较强盈利弹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看好券商板块,企业盈利改善预期下风险偏好提升,当前板块赔率高。总量层面:随着稳经济政策出台,以及疫后经济复苏预期提升,分子端盈利改善预期将带动风险偏好提升。政策层面:以全面注册制为新起点,资本市场新的制度建设周期逐步开启。估值层面:当前板块1.2倍PB,近10年5%低分位。标的选择:东方财富(300059.SZ)、同花顺(300033.SZ)、中信证券(600030.SH)、中金公司(601995.SH)、东方证券(600958.SH)。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财富管理:投顾业务的海外借鉴及未来展望。
1、美国经验启示,投顾是财富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模式。随着机构化加深,市场定价效率及有效性提升,投资者行为从“博弈”转向“配置”,投顾价值显现。海外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变迁,大体经过主动交易-绩优基金-委托账户的路径。2、投顾模式展望。一是依据账户功能以及投资决策权,形成多种委托账户模式;二是底层资产更全面丰富,如多类型和多地区的资产;三是“顾”的环节结合技术应用,提供线上+线下客户陪伴服务。3、国内投顾业务测算。各情形假设下,国内基金投顾收入在2030年达260/700/1510亿元,中性假设下在公募产业链收入占比达到10%。4、投顾业务竞争格局展望。预计“竞合”关系延续,基金优势在资产端,券商银行优势在于优质客户,平台优势在于流量基础及产品体验,各类头部机构将受益。
投行业务:全面注册制对券商投行增量测算。
1、制度展望:主板行业准入包容性最高,上市条件更多元化,审核流程缩减,提升融资效率。2、对券商收入影响:静态假设下,券商IPO收入增加59-84亿元/年,跟投收入增加7.4-18.4亿元/年,占行业总营收约1.4-2.1%。3、全面注册制之后,相关制度改革将更为体系性推进。
机构业务:机构化仍在初期,空间广阔。
1、机构化仍在初期。国内机构持股占比从2005年6.1%提升至2021年的16.4%,但较美国56%差异大。2、机构服务需求从单点化-综合化。资金端(融券、场外衍生品、OTC做市等交易对手方业务)、资产端(研究、投资咨询等策略服务业务),以及交易及运营支持。3、机构业务呈现头部集中。除研究业务外(CR5为26%),其他集中度高,托管、融券、场外衍生品CR5分别80%/72%/69%,原因是壁垒较高,以及客户切换成本高。
券商资管:参控股基金业绩贡献持续提升。
1、产品端:主动管理提升有较大空间,去通道效果显著。发展主动管理(规模占比已提升至50%),发展公募业务作为战略重点。2、机构端:设立资管子、申请公募牌照、谋求对公募基金进一步参控股是主要模式。券商资管公募业务提升仍有较大空间,目前仅东证资管和财通资管公募业务占比超过50%,其余券商及资管子公司的公募业务渗透率在20%左右。3、参控股基金公司利润贡献进一步提升。如西南、长城和东方旗下的公募基金贡献度分别为91%、92%、56%,同比提升59pct、45pct和35pct。
资本市场政策:未来更注重资金端匹配。
以个人养老金为代表,政策大力支持长线资金入市。一是税优政策力度较大,将领取期7.5%的税率进一步下调至3%,明确沿用EET模式,即支付与投资积累阶段免税,领取阶段征税;二是空间测算,测算至2030年,个人养老金缴纳金额有望达2.1-7.4万亿元。三是未来展望,若缴纳限额提升,试点城市扩容,以及假若未来征收资本利得税,则个人养老金投资阶段免税优势将充分发挥。
23年板块盈利预测:在22年行业尤其自营业务低基数之下,证券行业2023年具有较强盈利弹性。
1、中性假设下(23年日均股基交易额10000亿,股权融资规模+7%,自营投资收益率3%),23年行业收入达4915亿元,同比+19%,其中经纪、投行、资管、自营、两融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10/15/61/-1%,业绩增长弹性主要来源于自营业务,行业净利润1720亿元,同比+27%,行业ROE回升至6.5%。2、乐观假设下,行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38/51%。
风险提示:政策低于预期;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
TOPS
- 一周排行榜
- 一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