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行业正文

恒兴科技IPO前突击分红6757万再募9亿被指圈钱 产能利用率仅46%仍扩产2.5倍恐难消化

2022-12-05 11:07:45 来源:长江商报作者:明鸿泽
从创业板转战上交所主板,江苏恒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兴科技”)再战IPO,依然饱受质疑。

  从创业板转战上交所主板,江苏恒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兴科技”)再战IPO,依然饱受质疑。

  2021年,恒兴科技冲击深交所创业板,被抽中现场检查后申请撤回申报材料,首次IPO历时40天便折戟。

  时隔一年零两个月,恒兴科技向上交所主板发起冲击,底气何在?

  2021年,受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双重影响,恒兴科技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三成。

  两次IPO,不同的是,拟募资金额从10亿元降至9亿元,还增加了两个项目。其中,新增2亿募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而在IPO前,公司突击分红0.67亿元,因此,存在圈钱嫌疑。

  此外,2021年恒兴科技产能大幅提升,但产能利用率降至45.90%,如果本次IPO的募投项目顺利建成达产,将新增超2倍产能,存在消纳风险。

  净利下降销售数据存疑

  冲击IPO关键时期,恒兴科技的经营业绩“掉链子”。

  恒兴科技成立于2006年,2019年实施股改,谋划IPO上市事项。2020年12月,公司向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并进行了预披露。但是,因为被抽中现场检查而吓破了胆,仓皇撤回上市申请,仅仅两个月,筹划一年多的IPO事项草草收场。

  今年4月,恒兴科技再次递交上市申请,这一次的战场是上交所主板,能否如愿也是个未知数。

  据两次IPO招股书披露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7亿元、4.40亿元、3.77亿元,2019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22%。同期,公司的净利润为0.48亿元、0.74亿元、1.02亿元,2018年、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52.13%、39.1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48亿元、0.70亿元、0.98亿元,2018年、2019年同比增长46.13%、40.65%。

  数据显示,这三年,恒兴科技的营业收入基本上是原地踏步,2019年甚至出现下降,但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稳步增长,且扣非净利润与净利润相差无几,表明公司净利润主要靠主营业务贡献。

  这,就是恒兴科技闯关A股IPO的底气。

  2020年,经营业绩继续增长,只是增速进一步放缓。

  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13.49%,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1.22亿元,同比增长21.61%、24.16%。

  然而,2021年,公司业绩变脸。其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21%,首次突破5亿元关口,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90亿元、0.88亿元,同比下降28.01%、28.23%,降幅接近三成。

  这一次下降,几乎退回到2018年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水平,不及2019年。公司解释,受上游石油化工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等年均采购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公司部分主要产品毛利率下滑,净利润下降。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2.72%至57.74%、15.32%至27.46%,重回增长轨道。公司解释称,子公司自2021年四季度复产及投产以来,产能陆续释放,支撑收入及净利润增长。

  但是,这一增长势头持续吗?

  此外,恒兴科技向大客户销售的数据存在异常。恒兴科技的第一大客户为贝斯美。招股书显示,2019年,恒兴科技向贝斯美销售3-戊酮金额共计6767.21万元,占当期总收入的比例为17.94%。但贝斯美披露的年报显示,2019年,其向第一大供应商宜兴市恒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恒兴科技的前公司名称)的采购金额为6892.12万元,二者相差124.91万元。

  2020年,恒兴科技向贝斯美销售3-戊酮金额共计5014.99万元,而贝斯美年报披露,公司向第一大供应商恒兴科技采购的金额为4326.74万元,二者相差688.25万元。

  2021年,恒兴科技向贝斯美销售金额为7297.58万元,而贝斯美披露的向恒兴科技采购额为6835.01万元,二者相差462.57万元。

  数据不一致,究竟是谁的错?

  先分红再用募资补流

  恒兴科技筹划IPO上市,存在刻意圈钱嫌疑。

  在冲击A股市场的IPO公司中,不乏一些公司,为了表现融资的必要性,存在突击分红现象,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刻意圈钱。恒兴科技就存在这种现象。

  2017年的恒兴科技,正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需要进行大量投入。此时,公司盈利能力不强。数据显示,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净利润0.48亿元,当年底,公司总资产为2.91亿元。

  大概是从此时起,恒兴科技萌生了奔向资本市场的念头。2017年度,公司向全体股东分红257.79万元。

  这只是开始,紧接着是持续加码分红。当时股东均为境内居民企业,没有自然人股东,不涉及纳税义务。

  2018年1月,公司向全体股东分红400万元;2019年的2月、8月,相继向股东派发红利1000万元、3000万元;2020年6月,公司再次向股东分红1500万元。

  这次分红6个月后,即2020年12月21日,恒兴科技向深交所递交在创业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进行了预披露。

  密集、大额分红后,公司就正式全面开启IPO进程,因此,恒兴科技被市场质疑圈钱。

  2021年2月,首次IPO后,到了6月,公司继续分红,不过,分红力度大幅缩水。当年,公司派发红利600万元。至此,公司累计派发红利6757.79万元。

  质疑恒兴科技圈钱还有一个重要的佐证,那就是使用募资补充现金流。

  2020年IPO时,恒兴科技的募投项目只有一个,即27万吨/年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环保型溶剂项目,项目总投资14.34亿元,计划使用全部募资10亿元。

  本次IPO恒兴科技调整了募投项目,27万吨/年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环保型溶剂项目(二期)总投资3.46亿元,拟使用募资3亿元。此外,新增了年产10万吨有机酸及衍生产品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等,拟分别使用募资4亿元、2亿元。

  对于使用募资大幅补充流动资金,恒兴科技认为十分有必要。原因是,截至2021年 12月底,公司营运资金为6030.2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1.64%,远低于2019年末及2020年末的相应指标,这主要是由于近年公司进行新项目建设,发生了规模较大的资本性支出,占用了较多的现金流量。与此同时,公司产品的产销量保持不断增长,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亦随之在不断增长。

  可疑之处就在于,既然公司有规模较大的资本性支出,为何还要大规模分红?圈钱意图较为明显。

  恒兴科技的资产负债率攀升快速。截至2021年底,其资产负债率为31.42%,虽然仍然处于相对低位,但较2020年底上升11.83个百分点。

  2.48倍扩产过于激进

  激进扩产,恒兴科技也受到了市场质疑。

  根据招股书,恒兴科技主要产品分为三类,即酮类、酯类、酸类。2019年至2021年,三大类产品的产能合计为2.62万吨、2.62万吨、7.06万吨。

  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公司产量分别为1.70万吨、2.22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4.83%、84.71%,产量消化率为84.71%、99.66%。2021年,子公司连云港中港复产、山东衡兴试生产,当年产能增至7.06万吨,产量增长至3.24万吨,产能利用率为45.90%,不到50%。而且,产量消化率下降至88.90%(含自用量)。

  从上述数据看,恒兴科技的产能有一定程度的闲置。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恒兴科技仍然大幅扩产。

  本次IPO,恒兴科技拟分别将3亿元、4亿元募资投向27万吨/年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环保型溶剂项目(二期)、年产10万吨有机酸及衍生产品项目。据披露,项目建成达产,将分别新增产能8.45万吨、9万吨,合计新增17.45万吨。

  新增17.45万吨产能,较目前的7.06万吨产能猛增2.48倍。

  在招股书中,恒兴科技尚未详细披露上述两个实体项目建设工期、项目进度计划。参照27万吨/年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环保型溶剂项目(一期)建设情况,预计项目建设期在2年左右。

  毫无疑问,2021年,产能利用率仅为45.90%,产量并未完全消化,公司本次扩产会存在产能闲置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恒兴科技产品丙酸、丙酮属于“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属于限制发展产业。对此,公司解释称,丙酸等高污染产品产量较低,主要用作原材料,以内部消化为主。尽管如此,市场依然担忧,这类“双高”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