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集团:穿新鞋走新路,能开出幸运盲盒吗?
从百亿房企到千亿房企,旭辉控股集团(0884.HK)(以下简称“旭辉”)花了六年时间。对于此前定下的2021年“突破3000亿元”销售额的目标,如今这匹黑马选择放慢脚步。
旭辉2021年年报显示,期内合同销售金额达2473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营业收入1078.35亿元,同比增长50.2%。其中,物业销售及物业相关收入占比约95.2%,同比增长49.8%,租金、物业管理、投资物业相关其他服务收入等占比约4.8%。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旭辉集团的投资物业租金及其他相关服务收入约为10.26亿元,按年上升73.7%。这类商业项目的开发,被视为旭辉“第二增长曲线”的着力点。
业绩会上,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旭辉将穿新鞋走新路,从关注规模转变到关注效益,提出“围绕主业、相关多元”的“同心圆战略”。
“三寓”之争
旭辉的“同心圆战略”指的是,在夯实住宅开发主业的同时,积极布局精品商业、物业服务、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医养健康等多个赛道。
2021年,旭辉的长租公寓更名为“瓴寓”,深耕保障性租赁住房、纯市场化租赁住房两大领域,致力于“成为租赁住房一站式综合服务商”。
这一策略的制定离不开政策大背景。2021年,保障房支持政策密集发布,住建部曾下发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争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比例达到30%及以上。
据了解,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旭辉瓴寓已布局20座城市,已拓房源超8.2万间,开业房源逾3.2万间,并已落地超30个大型租赁社区。克而瑞《2021年度房企长租公寓规模排行榜》显示,旭辉瓴寓位列全国房企长租公寓TOP3。
万科泊寓、龙湖冠寓是旭辉不得不面对的劲敌。泊寓运营管理的房屋数量达到20.87万间,累计开业15.95万间。龙湖集团(0960.HK)在2021年年报中宣布,公司“冠寓”业务2021年租金收入达22.3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首年盈利1.4亿元。
龙湖集团是首个公开宣布盈利的房企系租赁企业,也是少数对外公开长租公寓业务数据的房企。年报数据显示,龙湖冠寓租金收入从2017年末的4018.8万元,2018年末的4.25亿元,2019年末的11.73亿元,2020年末的18.11亿元,再到2021年末的22.3亿元,涨幅明显。
住房租赁是一个考验长期运营管理的企业,仅仅依靠短期规模增长无法带来长期稳定收益。初始阶段,龙湖冠寓选择了“轻资产”模式,实现了规模上的快速增长,此后就逐步开始实行“轻、中、重”资产并取的模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业务板块的前期成本支出。
旭辉瓴寓走的则是一条“由重转轻”的路线,官方数据显示品牌目前“轻、中、重”的业务结构是62∶16∶22的结构,轻重两端占比已经达到85%左右。
“通过5年多的摸索,旭辉已经走出了一条打通‘投融建管退’的租赁资管之路。”旭辉方面介绍,旭辉瓴寓管理的上海浦江柚米社区在今年2月将30%的资产股权出让给险资,已经成为租赁住房领域第一个实现运营退出的项目。
从去年至今,一方面,旭辉先后获取了上海松江工业区科技园区新城、南京建邺区河西南G116、宁波鄞州区GX01-01-17等租赁地块,进行重资产持有的租赁社区开发。另一方面,旭辉积极与政府、国企等合作伙伴合作,先后获取了上海上实城开莘社区、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人才公寓、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人才公寓等轻资产运营项目。
商业项目的“差异化”路线
长租公寓之外,旭辉最近两年也在布局商业板块。银柿财经记者了解到,2010年旭辉就已经涉足商业,直到2016年才开始加大在商业上的投入,然而商业板块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到了2019年,旭辉宣布成立旭辉集团商业地产管理总部,将原集团商业管理部和旭美商业合并进入旭辉商业。从时间上看,旭辉商业起步较晚。对此,林中解释道,商业项目投入大、回收周期长,企业的融资成本要足够低、周期足够长才能做商业,“这两年,旭辉的融资成本已经降到可以做商业的程度”。根据年报,旭辉融资成本从平均5.4%降到5%,短期负债占所有负债16%,平均的负债周期超过5年。
经过2019年的部门架构调整,旭辉商业发力明显,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为5.33亿元,按年上升125%。但是,这一增长势头却迎头撞上了疫情。2020年年报显示,旭辉的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为5.9亿元,按年上升2.1%,占总体营收比例为0.8%。
而营收规模相当的新城控股(601155.SH)在2021年实现商业运营总收入约86.39亿元,同比增长51%。商业板块方面的亮眼成绩离不开新城控股“百城百店”的规模优势。2021年期末新城控股在全国135个城市布局188座吾悦广场,已经开业并委托管理在营数量达130座,位居行业前列。吾悦广场开业面积达1248.38万平方米,平均出租率达97.63%。
对比之下,截至去年年底,旭辉只有33项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及应占建筑面积分别约为210.8万平方米、150.7万平方米,其中26项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及应占建筑面积分别约为131.9万平方米、88.4万平方米)已经开始出租。
去年,旭辉在上海、成都、合肥三个城市共有6个商业项目开业,其中有三个项目落地在商业地产竞争激烈的“第一战线”——“魔都”上海。记者统计发现,在土地储备方面,共有12个投资物业布局在上海。可以看出,上海已然成为旭辉商业“突围战”中的关键城市。
不能比拼“规模”,旭辉商业选择走“质量”“有趣”的路线。例如,上海恒基·旭辉天地是一个建筑面积只有4.5万平方米的综合体,由普里兹克奖获奖大师让·努维尔设计,是其在中国首个落地成功的作品。开业后,它就成为了在各大社交媒体刷屏的网红打卡地。
“旭辉的商业一直坚持不做简单的复制,要结合每一个城市的人脉地脉,打造有趣的精品商业。”相比于其他房企的商业项目,旭辉方面表示,要兼具个性和文艺的元素,与城市本地相契合。
“第二增长曲线”仍在蓄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旭辉还进军了代建领域,宣布成立旭辉建管。截至今年4月底,旭辉建管已签约管理近20个优质项目,分布在上海、西安、长沙、南京、合肥、银川、连云港、南阳、湖州等一二线城市与强三四线城市,在管总建面超330万平方米,预估合约代建费近5亿元,预估可售货值超200亿元。
另外,旭辉还在康养赛道布局。旭辉建立了两个CCRC康养社区和一个康复医院。旭辉方面介绍,中国未来的养老将呈现“9073”的格局,90%左右的老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人入住机构养老。
目前,旭辉的战略是首先聚集3%,通过打造中高端的CCRC社区(可持续照料社区),满足机构养老的老人的需求,进而再结合物管的优势,把专业的养老服务带进社区,服务7%的社区养老需求,最后辐射到90%居家自我照顾的老人。
可以看出,进入存量时代后,旭辉寻求新的增长点诉求相当强烈,“穿新鞋走新路”,不只是“一双鞋、一条路”,而是选择“多管齐下”。
对于旭辉2021年业绩,中信证券点评也指出,长期而言,相比开发业务,旭辉在运营和服务领域可能更容易结出硕果。
但是,在地产板块存量市场难以拓展,叠加毛利率不断下滑的大环境下,旭辉“第二增长曲线”的发展、变现仍然需要一定时间。
2021年,旭辉毛利率下滑至为19.3%,2018年至2020年,该项指标分别为34.7%、30%、25.1%。而且,从核心利润来看,旭辉的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增收不增利现象愈加明显。2021年,旭辉归属股东核心净利润72.83亿元,同比减少9.2%,归属股东净利润76.12亿,同比减少5.22%,均不及营收增幅。不过,就房企而言,增收不增利也成为一个行业现象。
据克而瑞发布于12月31日的年度销售排行榜,以操盘口径统计,百强房企2021年全年销售额总计11.08万亿元,同比降低3.5%。百强房企权益口径2021年合计销售8.88万亿元,同比负增长6%。
业绩会上,林中指出,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支柱产业,是一个永续的行业,是周期性的行业。“这意味着它一定是有春夏秋冬的,冬天快结束了,春天也就不远了,对行业的良性循环充满信心。”
按照旭辉规划,未来旭辉希望收入50%来自住宅开发,30%来自租金收入,另外20%来自其他业务。但是,目前实际业务占比情况距离这个目标还相当遥远,坚持“同心圆”战略下的旭辉能否等到“第二增长曲线”发挥作用,稳步进入“春天”?我们拭目以待。
TOPS
- 一周排行榜
- 一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