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快讯正文

2022,A股这一年(A股2022年)

2022-12-24 21:00:04 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冯尧
2022年迎来收官。这一年,俄乌冲突、美联储持续加息、疫情反复以及房地产风险释放等多重因素一轮又一轮

  2022年A股复盘:整体市值缩水逾8%

  IPO融资额创新高,成长股欲唱主角?

  中国基金报记者冯尧

  2022年迎来收官。这一年,俄乌冲突、美联储持续加息、疫情反复以及房地产风险释放等多重因素一轮又一轮冲击,令市场经历了一轮漫长筑底;这一年,A股市场走势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经历了先跌后涨、再跌再涨的“W”型行情,不少行业上市公司基本面与二级市场股价遭到“双杀”。

  这一年,市场也出现了不少微妙变化,值得投资者复盘。

  虽然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仍是贵州茅台,但这家两万亿巨头市值出现幅度不小的缩水,与第二名差距缩小;去年风头正劲的宁德时代也风光不再,高锂价吞噬电池厂商了利润,也令市场对这家锂电巨头的预期下滑,市值出现缩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龙头比亚迪在销量上已经实现了对特斯拉的超越,市值一度超万亿。

  另外,在IPO市场上,尽管在新上市公司数量上较去年有所降低,但总体融资金额则创下新高。注册制持续推进为A股不断注入优质新鲜“血液”。

  时值岁末,最大的利好来自于流动性,美国通胀顶点基本确立,美联储的加息进程接近尾声;国内防疫政策优化,经济有望迎来触底反弹;经济发展改革的中长期政策进一步明朗,更多产业政策有望步入新常态;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弱复苏,消费板块具备弹性,、比亚迪、东方财富以及隆基绿能成交额站在万亿元之上,分别位居3-6位。

  数量上看,去年年底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4685只,总体市值为91.83万亿。而截至2022年12月20日,A股上市公司总体数量增至5042只,市值总量为84.32万亿,较年初减少约7.51万亿,年内整体缩水8.18%。

  从各板块分布来看,沪市主板仍占绝对优势。目前沪市主板上市公司有1667家,市值45.26万亿,分别占A股的33.06%和53.68%。相比之下,深市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公司虽然比重较低,但在逐年上升,北交所年内公司数量也已达到148家。

  根据申万行业分类,截至12月20日,A股年内仅有7个行业实现上涨。相比之下,去年全年有20个行业实现上涨,而且今年没有一个板块涨幅超20%板块。其中涨幅最高的是家用电器行业,累计涨幅19.83%,其中小家电板块贡献最大,涨幅达到121.93%。另外,煤炭行业年内也实现12.54%涨幅,社会服务行业也实现9.48%涨幅。

  此外,24个行业整体呈下跌趋势,其中18个行业下跌幅度超10%。跌幅最大的是排名第一,年内涨幅超2718.69%;其次是弘业期货涨幅445.15%;绿康生化则涨幅为330.64%,位列涨幅榜第三。

  截至12月20日,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依然是贵州茅台(2.15万亿元),不过其市值年内已经跌去15.44%,与第二名工商银行(1.44万亿元)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贵州茅台仍旧是A股最贵的股票,12月20日收盘价为1715元/股,第二名则是科创板大牛股禾迈股份858.91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市值最高前十位的公司中,有4家公司实现了市值增长,分别是中国移动(9974亿元)、农业银行(9816.09亿元)、中国石油(8757.29亿元)和中国银行(8661.83亿元),上述四家公司市值较去年分别增长26.78%、4.37%、7.79%和10.12%。

  IPO数量缩减 融资额创新高

  经过2021年IPO高峰后,2022年IPO数量上有些回落,但在总体融资额度上,A股IPO再创新高。

  今年截至12月20日,共有403家公司IPO,相比于去年全年的524家,减少23%。年内IPO融资总额为5674.3亿元,而去年全年为5437.73亿元。可以看到,虽然IPO公司数量有所下降,但金额去高于去年全年,增长约4.35%,这也创造了IPO融资金额新高。其中今年A股最大单IPO为中国移动回A,单笔募资额度达到519.81亿元。

  普华永道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A股IPO融资额位居全球股市之首,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韧性、众多科技企业的脱颖而出以及鼓励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公司回归A股。

  此外,注册制改革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之一。“2022年A股市场接近七成的融资金额来自于实施注册制的科创板和创业板,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及新兴产业的支持。”普华永道中国综合事业服务部合伙人孙进表示,未来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更多改革优化措施的推出,将会进一步增强A股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从各大板块来看,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A股IPO市场的主力。从数量上看,创业板IPO公司最多,为144家,其次是科创板118家。另外,深交所主板与上交所主板IPO公司数量分别达到38家和30家,北交所IPO数量则达到70家。

  按融资额计算,科创板和创业板将分别以超过2300亿元和超过1700亿元排名第一和第二位,占A股总融资额将近七成。2022年A股前十大IPO融资额中,7家来自科创板,1家来自创业板。A股IPO企业主要来自工业及材料、信息技术及电信服务、医疗和医药、消费行业。

  普华永道预计2023全年A股市场IPO数量将达400-460家,全年融资额有望再创新高达到5900-6520亿元人民币。”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是“史上最严退市新规”落地第二年,A股上市企业股票被终止上市的数量快速增加,并呈现出明显的提速之势。A股截至2022年12月20日,共有46家A股公司被实施摘牌退市,这一数据较去年足足翻了一番。

  从A股过往退市数据来看,2019年以来A股加快退市步伐,2019到2021年退市数量分别为10、16、23家,财务指标类退市案例增多。2022年多数企业退市是因为经营恶化,2021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也有部分企业因年报难产及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有关。

  退市的企业中,*ST数知、*ST当代等退市原因均提到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济堂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最近一年年度报告;*ST金泰最近一个年度营收低于1亿元,净利润为亏损。

  为了规避退市,2021年不少濒临退市企业开始通过“突击销售”的方式提升业绩,通过资产重组方式提升公司质量,但实际结果并不理想。2021年年底,沪深交易所发布了营业收入扣除业务办理指南,明确了非正常交易合并取得的收入进行扣除规定,精准打击空壳公司,推动A股“应退尽退”。

  成长风格料成主角?

  明年市场怎么看?近期,各大券商抛出了对2023年的策略研判,向市场透露出谨慎乐观态度。多家机构预计未来一年国内将会保持宽松的流动性,A股整体偏低的估值叠加较强的经济修复动力在这种环境下,将会产生“化学反应”。

  光大证券年度策略报告认为,即使当前市场已经有所反弹,但A股资产价格仍然相对偏低,盈利修复会是支撑市场最核心的动力,叠加信用修复与微观资金的流入,市场上行将会有较高确定性。

  市场有较高共识的一点是,2023年第一季度将会是震荡蓄势阶段。银河证券在2023年策略报告中提到,基于当前A股估值低位,经济修复动力较强,市场存上行动能。但是行情亦或一波三折,受上市公司业绩修复影响,二季度A 股上行动能或更为明显。

  光大证券也认为,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经济与企业盈利或许都将出现实质性改善,届时市场会有更大投资机会。

  在市场看来,2023年既是转换之年,又是布局之年。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随着2022年创业板、科创板与北交所IPO热度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机会,未来有望将诞生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机构预计,2023年,中小企业有望逐渐成为A股市场的主角,这也符合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目标。

  回顾2000以来的A股市场,在股市下行周期中,价值股具有较强的防御性,总体风格占优;而在经济复苏、股市上行周期中,成长风格占优的可能性更大。银河证券认为,2022年政策方面对产业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国产替代科技创新将迎来长期发展趋势,高景气度的成长股或是2023年的主线。

  华安证券也预计,随着经济弱复苏,流动性短期难以收紧,2023年成长风格业绩仍具备相对优势。该机构表示,从盈利增速横向比较来看,2023年成长风格盈利水平有望达到48.4%,位列四大风格之首。

  储能大年揭幕电池供货紧张凸显

  结构性机会待挖掘

  中国基金报记者冯尧

  “现在储能电池供货供不出来,我们现在就在去工厂催单的路上,”一位央企新能源板块项目负责人近日对记者直呼“行业太火爆”。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人士提到的工厂仅属于国内一家二线电池厂商,一线电池厂商订单排期恐怕愈加火爆。

  储能行业是能源结构转型所催生的行业,刚需特性显著。双碳背景下,伴随着风光快速上量,行业高增速已逐步成为市场共识。上述央企人士所提及的“火爆行情”也折射了一个现象:具有高确定性的下游需求正拉动储能赛道上游原材料供给,但上游整体出现供给紧张状态。

  记者从多家储能电池厂商和下游电力系统厂商了解到,整个产业链上,上游电池厂商目前有着极强的议价能力。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便是“货期也不让、价格也不让,储能电池厂商活生生将乙方做成了甲方”。

  实际上,多家机构在提及储能赛道时,均将2023年视为储能环节放量的大年。其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其一为国内大型储能招标,其二为海外户储放量。2023年市场最大增量将来自于国内大储。

  华创证券一份报告显示,从空间上看,国内各省现已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规划已超50GW,而2021年底国内累计新型储能装机仅5.7GW。

  国信证券也认为,中国市场是储能装机贡献的重要来源,2021年国内储能需求仅10.1GWh,预计到2025年有望超过超100GWh。换言之,国内储能高增速具备高确定性,2023年赛道高增长性毋庸置疑。

  那么,整个储能赛道上哪一环节最具赚钱效应,是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据了解,目前电化学储能占据储能市场主流份额,而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 PCS、能量管理系统EMS等,成本占比分别为 60%、5%、20%、10%。

  储能电池供给会否“复制”动力电池2022年的供需紧张局面,也将是市场所关注的焦点。“公司层面的α来自于其确定性,而其确定性来自于其市场地位,今年盈利偏底部,有一定壁垒,明年盈利有望保持或向上,这些标的将引起市场关注,”华创证券在研报中如是表述。

  国产化持续演进半导体设备、

  材料环节迎风而起?

  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晶圆厂核心诉求是“稳定生产”,其直接后果便是,对国内半导体设备、材料扶持力度不够。这一状况在2022年出现边际改善,“供应链安全自主”的重要性当前已达成共识。这也令晶圆厂加大对于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和材料厂商的扶持。

  在半导体设备方面,国海证券认为,海外局势的动荡加速了国产化进程,国内晶圆厂给予国产设备更多的量产导入机会,成熟设备放量同时,高端设备研发加速,也令国产设备公司盈利状况改善。

  这一点在三季报中已有体现。WIND数据显示,2022Q1-Q3十一家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52%。同期,1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47和40亿元,同比增长73%和129%,明显高于收入端增速。

  其中盛美上海、芯源微、北方华创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196.41%、169.42%和156.13%。在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身上看到如此大幅度业绩增长,过去较为罕见。

  不少机构预计,产业链国产化会再次加速,国产厂商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11家半导体设备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分别达到133和2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9%和76%,达到历史最高点,验证在手订单饱满。其中,北方华创合同负债65亿元,存货116亿元;中微公司合同负债20亿元,存货32亿元。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国内晶圆制造“一哥”中芯国际的计划,其已将2022年的资本开支从320亿元上调到456亿元,意味着中芯国际今年增加了136亿元的资本开支,逆周期扩产得到进一步体现。这块增量“蛋糕”大概率会进入国产设备厂商口中。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逆全球化趋势倒逼国内产业链加速成长,材料和设备板块整体战略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实际上,半导体材料方面所遇到的情况与设备端极其相似。半导体材料主要分为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2011年晶圆制造材料与封装材料市场份额平分秋色,占比均在50%左右。2021年晶圆制造材料占比上升至62.8%,封装材料下降至37.2%。

  根据SEMI数据,2021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达119.29亿美元,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9%。芯片制程技术升级和晶圆厂扩产潮,将推动中国芯片出货量增加,未来国产化率有望将稳步提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智能驾驶有望上“快车道”

  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在市场看来,如果说2022年是汽车电动化全面转型大年,那么2023年有望成为汽车智能化加速演进“元年”。

  在政策面上,2022年发生了几件标志性事件:11月2日,工信部、公安部重磅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对试点准入条件、试点车辆上路通行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在市场看来,这一征求意见稿已经非常接近“上路”版本。

  另外,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多个重点城市为智能汽车产业发展预期提供“指引”。其中9月5日,上海印发《方案》目标到2025年智能汽车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L2和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而深圳条例也为国内L3准入及立法提供了标准和样板。

  华西证券认为,未来三年或为各城市布局智能驾驶的竞争窗口期,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被进一步激活,不同城市的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将快速发布与落地,车内有人到无人的演进,以及自动驾驶常态化收费运营和多场景落地,将是接下来几年各城市着力重点。

  该机构预判,2025年或是智能驾驶关键节点,到2025年无人驾驶的整体产品体验和服务将会出现大突破,整体智能汽车产业将进入下一个阶段。而2023年将是智能驾驶关键三年的“开启之年”

  在技术环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芯片算力一直低于智能手机,这导致不少AI技术在汽车上难以发挥优势,也无法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成为智能驾驶瓶颈。但随着搭载着高通8295、英伟达、地平线等高算力汽车芯片的车型今年逐渐量产面世,汽车从运输工具向AI驱动的智能移动空间演进明显加速。

  华泰证券给出的判断是,光在智能驾驶芯片环节,乘用车辅助驾驶渗透率将会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整体渗透率超60%。长期来看,智能驾驶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美元级别。

  不难看出,智能驾驶已经驶临爆发临界点。面对特斯拉、国内造车新势力等车企搅动,传统车企巨头们也坐不住了。大众与地平线10月13日正式宣布,双方深化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加速大众在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奔驰、通用、丰田等亦将智能化能力作为其重要的战略方向。

  而且,颇为微妙的是,机构在2022年对整个智能驾驶领域给予了“特别”关注,不少券商在这期间亲自下场干起“拆解活”,一路从特斯拉拆解到激光雷达。中信证券近期拆解完五款激光雷达后,判断光是激光雷达这一环节,远期全球市场空间就达千亿美元。

  业内的普遍共识是,真正能够承载舱内语音AI能力以及高阶智驾的芯片在2023年才开始投产。因此,2023年将是汽车智能化竞争的元年。

  预期反转大消费能否成为经济“发动机”

  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2022年末,已经历近两年估值回调的大消费板块迎来两大重磅级变量: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力度空前的扩大消费政策。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条”),“新十条”发布后,进一步弱化出行不便利因素,显著释放流动性,消费需求复苏的预期信号强烈。

  紧接着,在1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这为后续出台各种稳定和扩大消费政策定下基调。

  在市场看来,疫情是近三年来影响经济活动尤其是消费的核心要素。浙商证券研报认为,原因在于疫情对于消费场景限制、当前收入以及未来消费信心的全方位影响。

  在A股市场上,大消费板块目前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估值低。经过近两年调整,消费板块股价大幅回撤,其中有公司甚至股价回落75%。在市场看来,估值是最大安全垫,2023年大消费板块中优质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二是对机构有较大吸引力。板块中部分优质白马股股价回撤后,估值泡沫被充分挤压,对于机构而言,中长线投资性价比有着较大吸引力;三是确定性较高。市场普遍认为,大消费板块是在社会结构中具有不可淘汰特征,随着疫情因素彻底消除,经济复苏势必实现,未来确定性预见性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央行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疫情影响下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并因此减少消费,将盈余转化为储蓄。但是,另一角度看,居民储蓄增加下居民抗风险能力强,储蓄增加将为后续居民消费支出蓄积力量。浙商证券认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将会逐步消除此前的不确定性,而居民储蓄保证中期消费复苏确定性。

  而在另一个变量上,扩内需促消费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近期各地已经放出大招,消费券发力刺激中短期消费。浙商证券认为,消费券对于消费具有正向刺激作用。财通证券也认为,近期各地消费券刺激频出,线下零售企业有望迎来回暖。

  该机构也认为,考虑到从防控政策边际变化到消费全面复苏的中间时段,消费信心的恢复以及消费者对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适应均需要一定时间。

  近期,部分消费场景出现复苏迹象。消费板块在二级市场中已经走出一段特立独行的行情。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近期消费板块上涨主要源于行业预期反转,与业绩改善无关。换句话说,当前的炒作是题材驱动,而非业绩驱动。

  在机构看来,消费场景恢复正在进行,但是收入预期建立、消费信心恢复或渐进,当前消费板块政策底、市场底已经见到,但是基本面拐点尚未到来,随着后续消费需求真正复苏,机构配置价值将逐渐显现。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