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有各项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有亿万农民的辛勤劳动,有先进农业科技、高效基础设施的护航,我们就能“在希望的田野上”继续奔跑,“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
就保障粮食供给来说,“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从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到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推动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这十年,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牛鼻子”,确保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当下,全国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国秋粮收获已近六成,东北、黄淮海、西北主产区秋粮长势普遍较好,玉米、水稻、大豆单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但还要清醒地看到,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人多地少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一些地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不可忽视,世纪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不确定性。可以说,没有哪个产业像粮食这样,虽然平时不“显山露水”,但一有“风吹草动”,便会掀起惊涛骇浪。因此,“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
一方面,要坚持“藏粮于地”,让更多农田变良田。比如,我国东北地区近些年就在推动开展黑土地“保卫战”,夯实“大国粮仓”根基。以黑土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为例,根据多年监测数据,黑土区旱地平均耕层厚度由19.8厘米加深到了23.3厘米。另一方面,要坚持“藏粮于技”,使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十年间,我国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20年的60.7%,预计2025年将升至64%。
更重要的是,要稳住种粮人的心。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高了,丰收的主动权才能更加稳当。这些年,党中央因时因势因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今年8月份,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统筹支持秋收秋种,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至此,2022年中央财政已分三批累计下达补贴资金400亿元。
当然,端牢中国饭碗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在不断加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力度,去年,反对食品浪费也被正式写入法律。依法反对食品浪费,就是要促使食品消费回归理性消费的正途,杜绝肆意浪费行为。从长远看,法治将为涵养节俭品质、塑造朴素美德提供助力。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有各项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有亿万农民的辛勤劳动,有先进农业科技、高效基础设施的护航,我们就能“在希望的田野上”继续奔跑,“为她富裕,为她兴旺”。(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
坚持独立自主 确保粮食安全
TOPS
- 一周排行榜
- 一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