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钳制愈演愈烈,“去中国化”进入倒计时,我们该怎么办?
人家“去中国化”,我们如何应对?
我们曾坚信外企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就像俄罗斯曾坚信欧洲离不开他们的廉价能源。
但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了太多外企离开的身影。小到身边的餐厅、超市,大到全球的高新科创企业龙头。从麦当劳改名金拱门、肯德基被蚂蚁收购、沃尔玛家乐福纷纷撤店,到亚马逊、爱彼迎、甲骨文关闭中国区服务。
甚至连很多留下的,都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暂时走不成。
比如亚洲三大电脑制造商戴尔。上个月,在戴尔公布的未来规划中,所有的“made in China”都将彻底被去除。虽然这个目标暂时还很难实现,但从芯片开始,它们正坚定地朝着“去中国化”走去。
同样情况的还有不断扩大印度产能,加速转向东南亚的苹果。
你可不要以为这些公司的离开,仅仅是自己的离开。作为各行业的龙头,依附在这些企业供应链上的公司数不胜数。像戴尔、苹果一类巨头的离开,如果供应链的厂家们不跟着走,必然会失去这笔大单,有的甚至会面临生存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有标志性的事情。
印度工商部的最新数据,2021-2022财年印美双边贸易额达到1194亿美元,超过印中的1154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丧失了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被美国取代。
一方面是美方对华的钳制,试图通过制造业去中国化,遏制中国发展,甚至让中国衰退。另一方面,印度对中国的虎视眈眈,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在挖我们的墙角,而是直接挖空我们的根基。
在美印都意与中国“脱钩”趋势下,我们必然失去部分订单。可以预见,2023年我们的形势不容乐观。这也是年初各省急着包机出门抢订单的原因之一。
那我们该怎么办?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搞制造业。制造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是国之根本。
但显然不是在赚几分薄利的低端制造业上了,必须摆脱依靠“人口红利”的内卷竞争。毕竟比廉价劳动力,你还能比得过印度吗?我们要避免被锁死在低端制造的陷阱里。
发展高附加值、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要知道,在日本,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是40%,德国更是高达50%。而在我们国家,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
按照前人发展经验,低端制造业因成本的提高迁移到国外,而国内发展高端制造业、服务业。把有技术含量的活和销售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发达国家都是这样的过来的。
这条路难是难,但是回顾历史,中国的每一次突破可不都是迎难而上的。
-
协鑫科技:预计2022年净利不低于155亿元 同比增速不低于204%
协鑫科技在港交所发布盈喜预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预计将录得该公司拥有人应2023-02-19 18:36 -
互联网后的又一革命性技术 互联网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包括
最近生成式 AI(AIGC)在美国的爆火,不仅让硅谷的钱寻找到了新方向,也让A股相关板块进入疯狂2023-02-19 18:18 -
实用!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周末影响股市最新消息
1 刚刚,外交部介绍中美接触情况!荷兰副首相:愿成为中国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 2月19日2023-02-19 18:18 -
动力电池“价格战”(动力电池价格战)
继特斯拉掀起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之后,宁德时代也要打一场动力电池领域的“价格2023-02-19 18:09 -
怡合达:股东拟减持不超过4%公司股份
怡合达公告,公司股东钟鼎五号、钟鼎青蓝分别持有公司股份2510万股、339万股,占公司总股2023-02-19 18:04 -
军信股份: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军信上市)
军信股份2月19日晚公告,公司正在筹划收购湖南仁和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事宜,以实现对仁2023-02-19 18:01 -
两连板特一药业:公司经营正常 两连板是什么意思
特一药业股价连续两天涨停,公司2月19日晚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经营正常,已披露2023-02-19 18:01 -
纳尔股份:两股东拟减持不超过5.31%公司股份
纳尔股份公告,公司近日收到股东王树明、杨建堂的告知函,由于个人资金需求,计划自公告披露2023-02-19 17:56 -
方大特钢:2023年基建项目储备充足(方大特钢2021年搬迁)
方大特钢接受机构调研时称,公司认为2023年基建项目储备是充足的,因为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2023-02-19 17:52 -
中金策略:港股回调提供布局时机 港股中金股票
中金策略发布报告称,近期市场盘整或将提供更好的再布局机会,但建议投资者短期仍可以保持2023-02-19 17:36
TOPS
- 一周排行榜
- 一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