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快讯正文

阿里大模型“带飞”奋达科技股价,格力集团“躺赢”2.5亿

2023-04-07 19:24:10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作者:李琴
前有百度推出文心一言,后有华为盘古系列大模型即将亮相。阿里也紧跟AI浪潮,大模型“呼之欲出”。而在阿

  前有百度推出文心一言,后有华为盘古系列大模型即将亮相。阿里也紧跟AI浪潮,大模型“呼之欲出”。而在阿里大模型正式发布前,“压缩版”—“鸟鸟分鸟”的重磅来袭就已将智能家居概念股推至风口之上。与阿里深度绑定的奋达科技是正宗“概念股”,4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超39%。巧合的是,格力集团前脚刚以“低价”拿下5%的股份,可谓是“躺赢”。

  格力集团向智能家居概念股奋达科技“出手”。

  4月6日晚,奋达科技公告称,3月26日格力集团全资子公司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格力金投”)受让公司9123.34万股已在近日过户完成,转让总价约4亿元。

  此次交易完成后,格力金投直接和间接持股奋达科技的比例将升至6.9%,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双方成功“联姻”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格力集团因奋达科技股价大涨而短期产生高额浮盈;奋达科技则以优惠价租到格力集团的园区将深圳产线迁至珠海,又可以将奋达科技空出来的深圳产业园用于其他用途。

  格力集团“浮盈”2.5亿

  格力集团坐上奋达科技第三大股东之位。

  4月6日晚,奋达科技公告称,先前格力集团全资子公司格力金投受让公司股份已在近日过户完成。

  将时间拉回3月26日,彼时格力金投以4.38元/股受让公司控股股东肖奋持有的奋达科技9123.3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5%。

  叠加2022年12月珠海格金六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大宗交易3.53元/股持有的3474.71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9%,格力金投合计持股奋达科技的数量升至1.2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9%;肖奋持有奋达科技的股份则降至4.1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2.47%,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奋达科技引入格力集团称得上是“两全其美”。

  格力集团会以优惠条件向奋达科技提供旗下格创·云谷北区项目约22万平方米现代化园区,作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的核心配套和有力支持措施。这也意味着奋达科技的深圳产业园将空出,用于出租或其他用途。

  奋达科技董秘周桂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此次将深圳产线腾挪至珠海产业基地,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将深圳产业园用于更高效、创新的用途。

  巧合的是,格力集团“入主”奋达科技的时间点恰好赶上上市公司股价飞升。

  自4月3日以来,公司股价节节攀升,在收获两次涨停后4月7日当天创下年内最高点6.19元/股。截至今日收盘,短短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39%。

  也就是说,格力金投可谓是“躺赢”。若按照4月7日6.09元/股收盘价计算,格力金投持仓市值已升至5.56亿元,显然已高出成本价4亿,再加上此前的浮盈的0.89亿,格力集团在3个月左右浮盈达2.5亿。

  阿里大模型“带飞”奋达科技

  奋达科技股价“扶摇直上”的诱因是凭借三个关键词:阿里、智能音箱、AI。

  阿里大模型发布会前夕,开胃前菜先来了。4月4日,脱口秀演员鸟鸟在微博展示自己的分身—“鸟鸟分鸟”,并与这个数字分身进行多次互动,多轮对话。简单来讲就是天猫精灵团队预训练鸟鸟的声音,通过音箱端接入阿里大模型,推出一款阿里版CHATGPT个性化语音助手。

  在此背景下,阿里相关产业链受益匪浅。而奋达科技和阿里是“老朋友”。奋达科技透露出阿里巴巴是公司合作多年的智能音箱客户,此次“鸟鸟分鸟”搭载的天猫精灵正是双方合作的。

  智能音箱在AI赋能之下有望迎来春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能音箱先前已陷入“低谷期”。据中金公司研报显示,2016-2021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从700万台迅速攀升至1.9亿台后,2022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急转直下,降为2631万台,同比下降28%。

  除智能音箱外,整个智能家居行业在生成式AI的助攻下,将具有更多想象空间。

  中金公司也曾表示,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系统是对智能家居交互方式的升级,其未来应用方向是以智能音箱、家庭陪护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产品。

  而奋达科技正是智能家居概念股。公司的主营业务分别是电声产品、健康电器、智能可穿戴产品以及移动智能终端金属结构件。

  电声产品和健康电器是公司营收的“主力产品”。自2019年以来,上述两大业务占营收的比重均超50%,2021年更是高达近60%。

  其中电声产品营收增速放缓,2019年-2021年收入分别为11.4亿元、11.8亿元以及14.6亿元;健康电器收入则一波三折,从2019年的7亿元降至2020年的6.6亿元后,2021年则大增至10.23亿元。

  再看智能可穿戴产品的收入虽自2019年以来逐年增长,但直至2021年占营收的比重也不超20%。

  扩张“后遗症”

  公司主营业务表现差强人意揭开奋达科技业绩的真实面貌。

  营收在2019、2020年连续两年徘徊在35亿元左右,直至2021年升至41.68亿元。截至去年9月末,前三季度营收则为23.96亿元。

  归属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在2018年亏损7.77亿元后,2019年再迎巨亏,高达30.53亿元。随后2020年扭亏为盈,归属净利润为10.66亿元,但2021年转而降至5137万元。

  2017年之前,奋达科技业绩则处于高光时刻。自公司2012年上市以来,营收从2013年的10.59亿元步步增至2017年的32.1亿元,归属净利润是从2013年的1.3亿元增至2017年的4.43亿元。

  业绩“滑铁卢”的“元凶”或是奋达科技先前大踏步留下的“后遗症”。

  2015年2月,奋达科技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耗资11.18亿元将欧朋达100%股权揽入怀中。而其收购价较欧朋达9437.85万元的净资产账面值增值10.24亿元,增值率高达1085.2%。也就是说奋达科技溢价逾10倍收购欧朋达。

  高溢价收购大戏再度上演。2017年,奋达科技“如法炮制”富诚达,以相同的方式28.95亿元收购富诚达100%股权,而富诚达净资产账面价值仅2.5亿元,按收益法来算,增值率高达1059.41%。

  而这两家子公司欧朋达、富诚达促使奋达科技陷入“深渊”。

  虽然欧朋达完成2014-2016年的业绩承诺,但业绩承诺期一过,欧朋达业绩呈现断崖式下跌,2018年营收仅为2.34亿元,净利润亏损4.88亿元。这无疑拖累奋达科技,2018年奋达科技对欧朋达计提6.56亿元商誉减值损失。

  甚至富诚达业绩“对赌”都未完成。富诚达承诺2017-201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将不低于2亿元、2.6亿元和3.5亿元。但富诚达2017-2019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99亿元、2.48亿元以及-1.4亿元。

  高溢价收购两家子公司让奋达科技“元气大伤”。据公司2019年年报显示,奋达科技对欧朋达和富诚达合计计提28亿元商誉减值损失。

  于是,奋达科技动了甩卖欧朋达、富诚达的念头。在2021年年底,奋达科技意图以6.08亿元的价格出售欧朋达100%股权,最终却终止出售。随后奋达科技以5亿元的“跳楼价”出售富诚达,由麦滔科技接盘。

  时至今日,在阿里大模型的炒作下,“身陷囹圄”的奋达科技似乎迎来曙光。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