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铁树开花,给足了信号(铁树银花是指哪个生肖)
资本市场冰火两重天。
上证指数狂涨近2%,一度创下2022年7月以来新高,而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却持续萎靡,整体逼近去年低位水平。
今日,市场最靓的仔一定是强势封板,较3月初大涨逾50%,现价逼近2015年牛市的历史最高峰。
中国银行悍然涨停,3个交易日大涨22%,并创下历史新高。万亿规模的银行,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银行板块爆发,带动整个大金融板块齐齐上攻。但这对于其他板块吸血严重,旅游酒店、医疗器械、食品饮料、房地产都跌懵了。
那么,问题来了,银行为何突袭大爆发?
1
纵观整个银行板块基本面,其实难言乐观。据统计,今年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营收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略高于去年。归母净利润为5742.96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还低于去年。
不过,银行表现分化还是比较明显,地区性小银行远远优于股份制银行以及国有大行。其中,江苏、杭州银行领跑中小银行,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营收、利润双降,国有六大行利润整体增长放缓。
在整个银行业绩表现承压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则是同类型银行中表现相对突出的。
一季度,中国银行营收1658.13亿元,同比大增11.6%。归母净利润为576.63亿元,同比增长0.5%,增速环比下降4.5%。营收大超预期,主要是因为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大增78.3%,源于部分债转股的亏损减少,股权类估值同比提升。不过,这块业务不可持续。此外,中行一季度利息净收入表现不俗,同比增7.01%,而工、建、农均负增长3.5%以上。
如果看利润表现,中国银行与其他国有大行差别不大。比如,工行一季度利润增长仅0.02%,建设银行增长0.26%,农业银行增长1.75%。
再看中信银行。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9%。主要源于两点:一是净息差环比去年四季度继续下滑10个基点至1.87%,较2020年末的2.26%更是下滑39个基点。这是所有银行均要面临的严峻问题,因为宏观经济增速拾级而下,未来息差还可能进一步收窄。这会影响净利息收入,影响银行的成长性。
二是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3.74%,源于理财及基金等财富管理产品销售额下降以及债券资产配置的波动影响。这跟其他银行的表现也并无太大差异。比如,招行一季度非利息收入也下滑了6%以上,同样是因为受到资本市场投资低迷影响,理财代理等业务受到一些冲击。
再看两家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一季度末,中行、中信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8%,1.21%,较去年末下降14bp、6bp。从这个维度看,中行是42家上市银行中不良贷款改善最为明显的银行,而工、建、农均为0。中信银行改善6个bp,也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表现最好之一。
一季度末,中行、中信不良贷款拨备率为202.56%、208.87%,相较于2022年末提升13.83%、7.68%。虽然两家银行拨备率绝对值中规中矩,离优秀的招行、宁波差距很大,但改善却是大中型银行中最为明显的。而今年一季度,不少银行都在降低拨备率,释放一些利润来保持业绩增长。
中信、中行是大中型银行中基本面改善较为明显的两家银行,亦被市场看在眼里,涨幅也相对最大。
2
不过,这一波银行整体大涨,并主要不源于行业基本面的改善。相反,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下行,信贷资产规模的扩张增速放缓,且净息差在接下来有望进一步收窄(虽然一些银行近期在存款端降息,但不改整体大势),决定着银行主营的净利息收入成长性越来越弱。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招行、宁波去年以及今年一季度业绩看出一些端倪来。因为它们过去成长性相对最好,与宏观经济周期的表现最为密切。而业绩增速明显下降,亦是股价今年逆势下行的重要逻辑。
这一波银行的大幅上行,其实更多源于估值层面的回归,响应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政策的号召。这不,盘中还爆出了一条新闻:
早在2022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首次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紧接着,上交所制定完成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
2023年3月,国资委出手,将央企考核指标调整为“一利五率”。其中,将净资产收益率ROE替换净利润,将营业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这两个考核指标的转变,将使央企盈利能力以及成长性有望持续得以加强。
而银行大多数都是央企、国企,也契合了整个“中特估”这条市场主线。诚然,过去很多年,市场对银行板块存在一些“偏见”,给予的估值也非常低。截止去年10月31日,中证银行指数PB跌破0.5倍,创下该指数创立以来的历史最低。经过几个月的上涨修复,目前已经回到0.62倍。
3
银行板块大涨,带动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创下年内新高。有投资者直呼,大牛市来了!
不过,我并不这样看。银行板块爆发,对于整个大盘而言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市场主力资金抛弃成长性板块,回归到股息率高、几乎没有什么成长性的“中特估”为首的防御板块里面。
那么,市场主力在担心什么呢?
第一,对宏观经济的预期较差。这从国债期货市场看的比较清楚。从年后至今,T2306走了一波扎扎实实的主升浪,价格从98.875持续飙升至101左右,涨幅超过2%。如果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现在已经低至2.76%,已经低于去年11月、去年9月底的水平了。
预期悲观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与消费两大块。房地产在节后1-2个月迎来了一波“报复式”买房潮,但很快又受制于其内生动力不足的影响,新开工、开发投资、销售再度呈现比较大的压力。在商品市场看得比较清楚,铁矿石、螺纹钢持续大跌。
消费,看看五一数据即可明晰。旅游出游人数2.74亿,恢复至同期的119.09%,旅游收入1480.56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要知道,2019年五一节一共是调休了4天,这一次是5天。
第二,对海外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表现以及金融市场潜在的动荡比较担忧。有人说,3月份的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瑞士信贷的倒闭,将是局部银行问题,不足以构成更大的风险。
但没过多久,第一共和银行火速倒闭。这家银行在全美排名第14位,体量还比硅谷银行更大。至此,短短2个月不到的时间,3家银行“轰然倒塌”。按照资产总规模来算,上述3家银行总资产规模近5500亿美元,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时25家倒闭银行的资产总和。并且,美国西太平洋合众银行、阿莱恩斯西部银行也在倒闭的边缘疯狂试探。
美国区域性银行接二连三的倒闭,导致银行系统对于实体经济的信贷应该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紧缩效应,将加速实体经济的衰退以及深度。而美国经济一旦衰退,按照过往的历史看,往往也都会有违约潮,也伴随着不小的金融动荡。而海外金融市场的表现,会通过北向资金以及市场情绪来影响国内市场。毕竟全球金融市场同此凉热。
今年投资要耐心一点,等待市场对于宏观经济预期的逆转、海外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释放。到时候,消费为首的价值股以及新能源为首的成长板块将迎来良好布局机会。
对于银行来说,现在估值是否修复到位,还不好下结论。从目前看,市场主线还在,似乎不用担心。但追高的话,需要考虑其投资风险收益比。
-
中国银行涨停后发公告称自己不存在涉及热点概念 股民:你不是
5月8日,中国银行罕见涨停。中国银行发布异动公告称,经自查,本行目前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外部2023-05-08 20:00 -
活久见,中国银行8年首涨停!中特估狂飙尽头在哪?券商大佬:银行开
今日A股把行情的分化演绎到极致。 当美国银行股跌得“爹妈不认”的时候,中国的银行2023-05-08 19:36 -
大基金持续减持,半导体前路难测 大基金又要减持两只半导体股
大基金减持不断,随着对半导体龙头准备进行第三轮减持,市场短期情绪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业2023-05-08 19:36 -
宏工科技将IPO上会:业绩仰仗宁德时代,信披质量堪忧
5月12日,宁德时代的供应商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工科技”)将创业板IPO上会。2023-05-08 19:21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船舶制造、工程咨询服务、银行板块领涨
5月8日,A股盘面上看,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据数据显示: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1.81%,报3395.002023-05-08 18:00 -
半导体行业一季报业绩综述:基金重仓股变化显著,半导体周期已触
国信证券 行情回顾&持仓分析:2023年初至4月28日半导体(申万)指数上涨4.36%,1Q23半2023-05-08 16:06 -
港股2023年5月投资策略:中特估有望成为2季度后半程的主线
美国经济降息或比市场期待得更晚。美国当下的情形是就业特别充分,服务业成本高,季度GDP2023-05-08 15:58 -
【东北电新韩金呈】工业富联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营收、归母净利润创下新高。2022年公司营收为5118.50亿元,同比增长12023-05-08 15:57 -
【东北社服李慧】4月免税月报:假期提振离岛免税销售,韩免购物
3月海南旅游收入和人数较上月微降低,但对比疫情前同期水平却更加火热。旅游数据方面,3月2023-05-08 15:57 -
【东北宏观张陈】宏观专题:财政净支出叠加现金回流,5月资金面
4月季初为税收大月,财政支出小月,受缴税因素影响,叠加专项债的快速发行,4月政府存款高增,对2023-05-08 15:56
TOPS
- 一周排行榜
- 一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