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很行!(中国四大很行真的欠债吗)
1977年10月22日,几位中央领导被狠狠震撼了一下。
访日归来的冶金部副部长反映了两件事。第一件,日本人端上来的易拉罐,“竟能把钢铁轧得像纸一样薄”;第二件,大使馆的中国车,用的是“又厚又重会生锈”的热轧钢板,根本追不上用冷轧钢板的日本车。
当时中国钢铁工业的标志,是钢铁工人戴鸭舌帽、防护镜、拿大铁钎,站在平炉前捅得钢花四溅。形象很带感,但技术很落后。
在带回的纪录片里,日本的君津钢铁厂环境整洁宏大、产线流水铸造、,靠表哥支援了250万……
从国有到民营,漫长时间里,缺钱都是中国企业和实体经济的老大难。作为融资主渠道的银行业,也在其中经历着背负压力与期待,又难负其重的现实与无奈。
这是有道理的。
1979年,中央提出:“要把银行作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所以在这一年的2月,建国初被关闭的中国农业银行复建;3月,中国银行从人行分离;8月,建设银行从财政部独立出来。五年后,工商银行又从人行剥离。四大国有银行全部成立。
在建行独立的同一年,国家又发布了建设贷款条例,规定建设投资资金由无偿拨款,改为有息贷款。
“拨改贷”的本意,是向经济释放活水。成立最晚的工商银行,领到的任务也是,面向四个领域:工业生产、商品流通、技术改造、居民储蓄;以及服务四类群体:全民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居民。
但大家很快发现,央行、四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框架虽然搭起来了,但银行对贷款卡得非常紧,在体系内甚至有条暗规则,“必须贷的,尽量不贷,可贷可不贷的,一律不贷。”
银行惜贷是实情,但却也有自己的苦衷。没钱,就是一个最大的困难。
1978年,全国的居民储蓄总额,只有180亿元,十年后,储蓄总额爬到了4000亿。
看起来翻了20多倍,但相比嗷嗷待哺的实体经济,银行手里的钱又实在是捉襟见肘——1988年物价闯关引发的居民抢购。三个月里光是老百姓抢食盐、蜡烛、肥皂,就把4000亿存款消耗了10%。
除了手里没钱,担心贷款变成坏账,也是个大问题。
小说《平凡的世界》里有段剧情,孙少安开砖窑,第一批砖质量不行,想要重整旗鼓,银行却不给贷款,最后还要靠“夸富会”上相识的个体户朋友做担保。
这不能怪银行教条死板,没人担保,孙少安品德再好,也是没用的——假如他还不上贷款,全家只有两口破窑洞,银行能拿他怎么办呢?
即便惜贷,到1998年,国有四大行的平均不良资产率还是达到了20.4%,但普遍认为实际的数字,可能将近40%,总金额超过三万亿。与之对比,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9875亿元。
客观上手里没钱,支持不了,主观上担心坏账,不愿支持。再加上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对金融风险的防范进一步增强。从1998到2002年,中国的贷款增速整体呈下行趋势,显著低于前期水平。
在那之前,中国的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早已是资金短缺的三大重灾区。在这之后,更是困顿不已。
据国家工商管理局统计,1999年全国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2006年6月底下降为2505.7万户。7年间,个体工商户平均每年减少87万户。
实体经济得不到金融支持的现象,不仅高层看得到,金融工作者其实也心知肚明。
1998年4月,时任工商银行行长的刘廷焕,写了一份针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调查报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看到后批复:“各大银行都要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并“请工商银行带头筹建”。
那一年,受命“带头筹建”的工行,从全年贷款增长计划中拨出了30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各种所有制性质、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其余三大行也跟进成立了自己的中小企业信贷部。
又过了三年,接任的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把工行当时的18位分行行长都叫到了北京。会议上,18位行长被要求挨个发言,说一说各自怎么支持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又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
最后,宁波分行的一位行长说出了各位行长的心里话,基层有两个疑虑:中小企业是否是我们的基本客户群,要不要对中小企业搞零售业务。
对于其他三大行来说,这同样是大家的疑虑——更深层的潜台词是:中小企业能代表实体经济吗?比起那些利润丰厚、稳赚不赔的业务方向,实体经济对银行重要吗?
特别是在“房地产+土地财政”被启动之后,地方政府和房企手中的土地,买房人手头的房子,才是最好的贷款抵押物——就算借款人翻了车,只要抵押物不剧烈贬值,银行就稳赚不赔。
尽管有疑虑,也缺动力,但身为金融业骨架、承担国家使命的四大行,在大方向上还是不含糊的。比如2001年末,工商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余额,就达到了1.2万亿元,占其全部贷款余额的50%以上。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开端,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尽管有曲折,有路径依赖,但争气的中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还是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标志性名片,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最强音。
在去年10月的大会上,“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金融业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久时间内,金融业的核心词汇,都将会是“实体经济”。
去年大会召开之前,四大行加注实体经济就已在进行。根据央行数据显示:
2022前三季度贷款共增加18.0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贷款增加17.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贷款增量基本全部流向实体经济。
这个趋势,还在加速:
2023年3月,四大行先后发布了2022年年报。在宣布自己财务指标、经营状况的同时,也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一个共同话题:对实体经济的投入与服务。
根据最新公告看,各大行聚焦实体经济的步伐有个关键词:快步猛进。
2022年,工商银行通过贷款、债券、租赁、投资等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超过6.4万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增速超过40%;
建设银行发放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2.24万亿元,增幅超过32%;
截至2023年1月 末,中国银行为1.8万户各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超过3480亿 元,其中,为1万余家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1875亿元,授信覆盖率超过20%;
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2.69万亿元,增量超3900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量超2100亿元,制造业贷款的增量、增速居同业前列;
根据央行4月最新数据,截止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2%,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29.4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2%,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13.4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14.2个百分点。
如果说过去的十多年,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的一种选择,那么当下,它正在变成必选项。
这个判断,来自于四大行在去年10月公告、今年年报中的集体表态,更在于对中国金融业的定性: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如果说“快步猛进”,是四大行对金融业使命的响应,也反映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那么,要把手里的资金放到最需要、最准确的地方,则是对四大行支持实体经济“速度”、“准度”、“持久度”、“灵活度”的考验。
2021年,宁德时代把自己的锂电池生产基地落在了广东肇庆。
对于这家全球动力电池行业巨头而言,肇庆基地一旦建成投产,它横跨动力电池电芯、锂电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又将增加新一环,而广东的新能源产业也将再跃一个台阶。
但大项目的另一面,是大投入。整个肇庆基地,仅一期一阶段的规划投资,就达到77.5亿元。
当时的宁德时代,还没有迎来营收超3000亿,利润超300亿的高光时刻,以其2020年55.83亿的净利润,既要全球扩产,又要投入研发,同时维持企业正常运营,压力不可谓不大。
更重要的是,肇庆的项目,是宁德时代扩产能,抢市场的重要一步,建成越早,效果越好。因此它需要的资金不仅多,更要快。
最后,工商银行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为了满足高时效性的资金需求,工行广东省分行动员了从上到下的各级机构,为了既能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又能确保合规,最后索性由总行发动,开通授信审批绿色通道,参与筹组银行团贷款,并承贷其中10亿元。
这就是速度,这就是灵活度。
得到如此扶持的龙头企业,不只有宁德时代,敢于下力气扶持实体经济的银行,也不只有工行一家。
作为一家同时拥有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生产基地遍布全国、业务辐射全球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集团已是人尽皆知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
而作为比亚迪成立后的首家信贷合作银行,农业银行与比亚迪携手长达26年,一路见证它从萌芽到擎天的完整历程。
农行对比亚迪的支持,究竟可以达到何种程度?这几乎是一个只有它们两家讲得清的故事。
在农业银行体系,有多个部门、7家分行参与其中。仅农行深圳分行一家,支持部门就包括大客户部、普惠金融事业部、国际金融部、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网络金融部、个人金融部、科技与产品管理部等多个部门和农行深圳龙岗支行。
主体业务上,农行就在为比亚迪汽车、电子、电池等主营板块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新创收渠道上,农行又在利用供应链融资帮助上游企业盘活应收类资产,缓解企业部分流动资金备付压力。
2020年2月,这种紧密合作再进一步——比亚迪被纳为农业银行总行首批战略性客户。随之匹配的不仅有授信、优先等一系列政策,当比亚迪决定出海,关注境外融资渠道时,农行卢森堡、香港分行,又成为其走向国际化的咨询助手。
“长情陪伴,携手前行”,这就是持久度。
在中国,由地域形成的产业带,是经济中的一大特色。
江苏苏州,是中国制造业最早的根据地。在那里聚集的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有的面临RV减速器的生产制造上,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解决了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关键零部件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作为还处于增长期的中小企业,技术研发要花钱,产业布局要投资,这些资金的压力,最后演变成了缺口,一时之间,又很难找到贷款抵押物。
智昆的困难状况,被长期关注辖区内新兴制造业,重点观察中小企业的中国银行河北分行发现了。
当智昆的管理层还在为抵押物发愁的时候,中行河北分行的信贷团队,第一时间上门主动对接。在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经营状况,综合评估其研发能力和发展潜力后。中行河北分行不仅开通了绿色审批通道,还拿出了一整套定制化的融资方案。
3年期,3000万元贷款,智昆科技因此得以重新上路。按照公司的计划,两到三年内,公司的产品将打入ABB、库卡等行业巨头。
“精准观察,量身定做”,这就是准度,这也是灵活度。
从五岭之南,到燕赵之北,近年来,在助力,扶持实体经济这条路上,国有四大行的这类案例,几乎他们的每一家分行、支行,都能讲出许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曾说,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跟随实体经济需求的引导,当实体经济有需求时,金融业就自然而然发展起来。如果金融只在“空转”或者服务“少数的有钱的大机构和人”,将注定不能走得长远。
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正在从银行业的“选答题”,变成每一家银行都要面对的“必答题”。
在经济转型升级这个更大的语境之下,没有实体经济做基础,就业不会被满足,财富不会被创造,市场将变成无源的死水。金融业的利润,也自然不可持续,甚至于它的存在,都失去了根基。
怎么去扮演好角色,这是所有银行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答案并不复杂:走出息差、债券、利率的这些单纯“钱生钱”的思维,深入广袤的实体经济。这既是为经济贡献的时代要求,也是银行为自身考虑的战略选择。与其殚精竭虑地跟实体经济抢利润,不如发挥银行业在“融通天下”方面的优势,给整个实体经济助力提效。
从成立到惜贷岁月,从银行暴利时代,到与实体经济的互相成就。以四大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也实实在在地转变了自己的角色与定位。
力度、速度、准度、持久度、灵活度,这些“度”的加总,就是中国新时代下,特色金融对于实体经济逐渐变热的“温度”。
在三月闭幕的两会中,李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时,对中国经济的前景用了八个字来概括——“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在长风破浪的新征程,无论是比亚迪、宁德时代这样的大象,还是智昆科技这样数量更多的“小巨人”,都是未来可期的坚实支撑。
对它们的支持、助力与保障,就是对中国经济再次冲关成功的保障。
-
6万多股民懵了!AI大牛股突发利空,一二当家“要跑”!股吧炸锅...
【导读】AI大牛股创新高,两大当家携手减持,套现或超5亿元 见习记者 米洛 一个多月2023年05月09日 23时 -
加速!近百只清盘(即将清盘)
【导读】加速“优胜劣汰” 年内近百只基金清盘,清盘基金众生相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2023年05月09日 23时 -
监管出手!多家银行收百万罚单 多家银行被罚款
监管出手!又有多家银行收百万罚单。 因超授权开展业务等 工行票据营业部上海分部2023年05月09日 23时 -
太突然!知名平台宣布:关停!网友:猝不及防...
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多少颗时代的眼泪了。总之,基金君记忆中的第一个职场社交平台领英(Link2023年05月09日 22时 -
“基金公司”APP上买理财,血本无归 基金公司app上买基金都收
一位80后女性投资者到网友推介的所谓基金公司APP上花了20万元买理财产品,然而到期后一2023年05月09日 22时 -
突发!两家银行,被启动自律调查!(多家银行采取行动)
债券市场又一轮监管严查来袭!交易商协会再度出手。 5月9日,交易商协会官网信息显示,中2023年05月09日 21时 -
沪指半日涨0.39% 非银金融板块领涨
5月9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表现分化。据Wind数据,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0.39%,报3408.14点;2023年05月09日 21时 -
期货交易软件龙头第三次冲刺A股!文华财经这次打算借壳金证股
在A股吃了两次闭门羹之后,知名期货软件行情提供商文华财经又双叒谋划A股上市了。说起文2023年05月09日 20时 -
新能源汽车的法务部们都到齐了 新能源汽车纠纷
继特斯拉、理想汽车之后,国产新能源新势力之一的蔚来汽车也在5月8日开通了法务部官方微2023年05月09日 19时 -
突发大跳水!10多家基金紧急解盘 基金跳水意味着什么
5月9日市场的震荡又激活了段子手,尾盘一个接一个的段子出炉。 从市场表现来看,随着“2023年05月09日 19时
TOPS
- 一周排行榜
- 一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