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要闻正文

企业批文“难产”背后 其特点是各自争议“缠身”

2021-03-26 00:28:53 来源:网络作者:未知
近日,曾经过会但未拿到批文的雷赛智能卷土重来,在向证监会递交了IPO招股书后,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预披露更新。雷赛智能的命运仍未可知,但记者发现,类似雷赛智能的情况并不少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共有33家通过发审委审核但未上市的企业。通常而言,公司上市多要经历一段跋山涉水的旅程。期间,公司需要经过上市前辅导、证监会的预审和初审、发审委审核等多步流程,拿到批文后才能进入最终的询价与

近日,曾经过会但未拿到批文的雷赛智能卷土重来,在向证监会递交了IPO招股书后,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预披露更新。

雷赛智能的命运仍未可知,但记者发现,类似雷赛智能的情况并不少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共有33家通过发审委审核但未上市的企业。

通常而言,公司上市多要经历一段跋山涉水的旅程。期间,公司需要经过上市前辅导、证监会的预审和初审、发审委审核等多步流程,拿到批文后才能进入最终的询价与股票发行。

其中,“过会”和“批文”是非常关键且最受关注的两个环节。企业成功过会,等于说是一只脚踏过了上市的门槛,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只有拿到批文,企业才算吃了一颗“定心丸”,但这也不是结束。上市的每一步,对于企业来说都可能存在着未知的风险。

部分批文很“难产”

一般情况下,企业过会后想要获得IPO批文,需要继续回答发审委在审核会议上提出的问题,等待意见回复。完成这一步后,发审委才会封卷下发批文。以2019年为例,企业从成功过会到拿到批文,时间一般在1个月左右甚至更短,如卓胜微仅8天就获得批文。

然而,在IPO“即审即发”步入常态化之际,还有一些企业在过会后却迟迟拿不到上会批文。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共有33家通过发审委审核但未上市的企业,2011年-2018年分别为5家、16家、1家、4家、1家、3家、3家。

记者注意到,2012年过会但未拿到批文的企业远远超过其他年份。

对此,某资深投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较多不是偶然,这一年开始了财务专项检查,对财务真实性要求空前提高,当年很多公司纷纷撤材料也是这个原因。”

33家企业中,申请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有17家,上交所主板有7家,深交所中小板9家。其中还不乏 “二度”甚至多次冲刺IPO的企业,如雷赛智能、华恒焊接等,神舟电脑更是“四度”申请。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