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洋能源:进军TOPCon打造“N型专业一体化” 保障业务高成长
12月2日晚间,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能源”或“公司”,601222.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投资建设2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及新能源相关产业项目。
根据公告内容显示,上述项目建设期为3年,一期12GW项目投资总额为人民币约50亿元,二期8GW项目投资总额为人民币约50亿元,二期投资金额为初步测算。公司力争在2022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一期第一阶段6GW生产线,在2023年7月底前竣工投产,并保证一期第二阶段6GW生产线于2024年3月投产,5月达成12GW的生产能力。公司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南通开发区”)注册成立项目新公司(以下简称“新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8亿元,由公司以现金出资。分析人士表示,林洋能源此次整体投资进度积极紧凑,可以看出公司强势回归高效制造的决心。
“天时、地利、人和”保障——TOPCon比较优势明确,林洋能源未来可期
业内人士指出,光伏电池技术的上一次迭代是从BSF(铝背场电池)到PERC(即钝化发射极及背局域接触电池),近两年来,行业通过利用一系列提效工艺延长其技术生命周期,但已迫近其理论极限24.5%。而电池片的技术进步,可以说是光伏各环节众多技术迭代中影响最大的方向,继PERC电池实现普及并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后,TOPCon、HJT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技术受到更多关注。而在电池技术中,TOPCon因性能、成本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受到业内广泛关注,成为当前不容小觑的一股新势力。
根据SMM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TOPCon电池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已投产49.4GW,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已被逐步验证。分析人士认为,此时,林洋能源选择TOPCon作为主攻方向,在当前情况下,既有TOPCon设备投资的后发优势,又紧跟目前技术迭代的行业机遇,正所谓顺应了产业发展的“天时”。
据了解,林洋能源作为南通市本土企业,此次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得到了南通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于此次TOPCon产能的厂区整体设计、周边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做了超前的整体规划。以便于未来快速进行新型设备增加或更换、产能扩张等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持续增长的潜力空间,是谓“地利”。
据悉,林洋能源为本次TOPCon电池片产线和储能工厂,储备了雄厚的内外部团队。从董事长陆永华到核心团队都是光伏行业的老兵。林洋集团早在2006年就以林洋Solarfun为主体登陆纳斯达克,位列全球光伏组件10强,并由此累积了宝贵的经验、团队和人脉。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林洋能源曾在今年3月份发布回购计划,计划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资金规模不低于1.5亿元的公司普通股(A股)股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据了解,后期公司将结合目前的业务布局,对技术、生产运营、销售等关键人员进行激励,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公司获取、稳定重要员工并与之共享发展成果,起到重要积极的作用。是谓“人和”。
长坡厚雪,上下贯通——林洋能源打通“N型专业一体化”,保障业务高成长确定性
林洋作为行业领先的民营电站运营商及系统方案提供商,通过在终端市场多年的摸爬滚打,深刻了解终端市场的难点和痛点。当前,光伏市场装机需求越来越大,在制造成本波动及土地资源愈发稀缺的背景下,N型TOPCon刚好戳中市场痛点,效率、双面率、温度系数、衰减率、弱光性等优势受到青睐,市场端更是加速推广和渗透。
对于公司向上游大举布局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的举动,林洋能源内部相关人士表示,自林洋进入新能源行业以来,始终时刻关注产业变化和技术发展。根据公司的跟踪,TOPCon技术本身效率上限非常高,它的增效路径也是非常清晰的,而且公司也在讨论未来IBC与TOPCon技术的叠加,有望成为新一代的平台型技术。随着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确定,行业内建设光伏电站的热情日益高涨,对产业链上游高效电池片、组件的需求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后期随着公司N型TOPCon制造产能的逐步释放,一方面会配合电站业务提升终端盈利水平;另一方面也将近年来积累的央国企合作资源进行终端客户转化以逐步开拓外销市场;更可以结合目前公司在储能业务上的积累和布局,通过业务板块的协同,为客户提供“新能源+储能”核心设备及解决方案。
分析人士认为,在新能源原有系统集成业务及目前储能业务布局上,未来林洋能源将实现“电池片+组件+光储系统集成”的产业链全覆盖,成为首个“N型专业一体化”标杆企业,将N型电池及组件的价值直接输送到终端“发电侧+用电侧”,确保业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强强联合,光储联动——林洋&亿纬合资公司确保储能全产链覆盖,打造林洋光储一体化
2021年公司与湖北亿纬动力设立合资公司江苏林洋亿纬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的年产能10GWh的储能专用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已于2022年11月18日举行投产仪式。
据悉,目前林洋能源储能业务主要围绕新能源发电配套储能、用户侧储能、用户侧光储系统、调峰调频储能系统等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低衰减、智能化、高收益”的磷酸铁锂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10GWh储能电池项目的顺利投产,一方面可为林洋能源的储能业务提供高质量、高安全、高性价比的电芯,同时为公司创新的储能系统i?ESS3S融合系统设计、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技术提供助力和保障,为公司在储能市场的新一轮发展中增强竞争力。
据林洋能源介绍,基于N型专业一体化的总体战略,公司后期将着重打造光储一体化基地项目,以自有项目配套储能为基础,同时为合作伙伴提供“新能源+储能”系统设备及集成服务。
2022年是国内储能发展的元年。一方面,今年以来各省市纷纷加快推进储能项目的落地,目前已有超32个省市明确新能源项目配套储能的比例;另一方面,国资委对“五大四小”等发电央企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出了50%的刚性要求。在政策和技术的持续加持下,未来林洋能源储能业务预计将获得持续发展。对此,公司相关人员表示,林洋未来三年力争实现累计建设不低于5GWh储能系统的业务目标。公司未来会将TOPCon电池片、组件、新能源EPC、储能核心设备及系统集成进行拟合,为“N型光伏专业一体化+储能一体化=光储一体化”商业模式的快速形成进一步助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部分存量补贴电站置换结合原有业务积累,助力此次投资
根据一年以来存量电站转让的公告信息显示,公司自2021年底至2022年11月以来,累计公告转让存量补贴电站约600MW左右。上述资产置换,将有利于减少国补应收账款、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为林洋未来业务规划提供更多资金储备。同时,结合目前林洋能源自持的光伏电站运营业务,也将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根据林洋能源2022年三季度财务报表,公司总资产为206.15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27.66%。公告内容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和理财合计51.77亿元,出售资产累计回款资金15.49亿元,公司预计项目建设投资中银行贷款40亿元,其余资金由公司自筹。
分析人士认为,结合上述资产出售后的现金回笼,以及目前在手现金情况,同时考虑公司常年良好信用带来的充足授信,预计公司未来将具备充足资金,用于发展成为“N型专业一体化”的标杆企业。对于公司对资产变现和增量业务的一盘棋规划,可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整体而清晰的规划思路和落地能力,确保了公司良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近年来财务报表可发现,公司自2013年布局光伏终端市场以来,新能源板块相关业务收入从2014年初期的1.04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30.37亿元,7年来新能源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速高达62%。“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内光伏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林洋开始拓展光伏电站运营业务,主要布局江苏、安徽、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从发展历程来看,“十三五”前期,东部省份较高的电价带来公司装机、利润的快速增长。可以说,林洋能源自布局新能源业务以来,深刻把握住了光伏行业,尤其是终端市场的成长机遇。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林洋能源进入上游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制造环节,将充分利用在手资金,并有效协同业务资源,配合公司整体战略部署和规划,加快新能源业务发展速度,打开盈利新路径。林洋能源未来可期。
TOPS
- 一周排行榜
- 一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