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正文

非洲猪瘟带来了养猪行业的格局变化

2021-03-26 00:49:49 来源:金投网作者:未知
尽管非洲猪瘟最早在东北地区暴发,但由于这里地广人稀,养猪密度不是很高,实际受到的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行业内人士称,最早确诊疫情的辽宁,也是率先恢复产能的地方。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产业发展处处长刘怀野对记者表示,辽宁省生猪恢复的形势是最早、最快的。大企业来辽宁投资、恢复生产的热情很高,发展势头很好,涉及的资金、用地问题,省政府会积极协调解决。在政策引导下,各地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屠宰加工企业的积

非洲猪瘟提高了生猪养殖投资门槛

在中小散户看来,非洲猪瘟极大地提高了生猪养殖投资和运营的门槛,是一道挡在面前过不去的坎。然而,在大型养殖集团眼中,非洲猪瘟暴发后,中小散户的退出存在着巨大红利,大举扩张是必然选择。

这也是国家政策的导向。为保障猪肉稳定供应,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引导规模化养殖的力度。国内将规模养殖场户的标准定为,年出栏500头以上。这一比例,从2007年的26%上升到2017年的46.25%。

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又提出了“到2022年,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到2025年,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以上”的目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王楚端也指出,过去10年里,每年平均有500万中小散户退出,非洲猪瘟使他们退出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产业的集中度明显提升。未来,集团化、规模化养猪的步伐,在中国会越来越快。

从2014年就开始在东北布局的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扬翔公司”),如今已经在沈阳市的养殖场存栏4万头母猪。扬翔公司北方区总裁孙文平对记者表示,跟东北一些大企业相比,这样的规模不算是最大。但扬翔公司在效率提升、育种改良、成本控制,特别是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受周围大环境的影响,病毒大面积散落,扬翔公司也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肯定也遭受了影响,只不过通过有效防控,损失并不严重,扑杀清除约有10%~12%。

“贵了,就进;贱了,就跑了。”记者在辽宁采访时,当地农户如此描述中小散户在猪周期面前的行为逻辑。然而,随着土地、环保、资金等门槛的提高,尤其是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类似的行为逻辑怕是要行不通了。

行业人士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中小散户逐步退出,养殖规模化率大幅提升,这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非洲猪瘟带来行业格局变化

对于这场非洲猪瘟疫情,行业人士都认为,行业冲击巨大。甚至有人预测,在非洲猪瘟净化之后,中国未来出栏的生猪,也许不会再回到将近7亿头的峰值水平。

刘怀野对记者表示,规模化的加快推进,是这次疫情带来的一个很大影响。时间再长一点,就是屠宰加工业向主产区转移,完成产业链上的布局。“得猪先来,这是整个产业发展的需要。”其次,就是整个行业更加重视防疫水平,以及提高生物安全水平。不能把希望只寄托于非洲猪瘟疫苗,否则又不会太重视防疫了。

谋易咨询首席顾问官、中加融达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中对记者表示,这次疫情会带来养猪业结构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中分析,从格局上看,超大型、集团化、资本型背景的养殖场会迅速崛起,甚至5年后会出现寡头;其次,养殖模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很多有较好硬件条件的猪场,因为无资金或防“非”能力差而不敢复养,只能选择和温氏、扬翔、双胞胎这一类企业合作,而资金实力强的上市公司会借机收购一些损失巨大、资金链断裂的规模猪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