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正文

车企“生力军”扎堆入局 共享出行市场急变阵

2021-03-26 00:59:27 来源:网络作者:网络
传统车企正在扎堆涉足网约车市场。自去年12月至今,一汽红旗的“旗妙出行”、广汽集团(11.650, -0.08, -0.68%)的“如祺出行”、江淮汽车(4.830, -0.02, -0.41%)的“和行约车”,以及由一汽、东风、长安共同打造的T3出行相继推出。随着越来越多车企“生力军”入局,共享出行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场行业大变阵。共享出行快速爬坡共享出行服务,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继汽车制造、售后服务之

传统车企正在扎堆涉足网约车市场。自去年12月至今,一汽红旗的“旗妙出行”、广汽集团(11.650, -0.08, -0.68%)的“如祺出行”、江淮汽车(4.830, -0.02, -0.41%)的“和行约车”,以及由一汽、东风、长安共同打造的T3出行相继推出。随着越来越多车企“生力军”入局,共享出行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场行业大变阵。

共享出行快速爬坡

共享出行服务,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继汽车制造、售后服务之后的第三大市场。

数据显示,仅2017年,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交易规模就已超世界其他各国总和;预计到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1倍;到2030年,美国、欧洲、中国出行服务市场将达1.4万亿美元(2017年为870亿美元)。显而易见,利润丰厚的出行服务将弥补车辆销售额的下降,到2030年,出行服务将为汽车行业贡献22%的收入和30%的利润,而新车销售仅仅只能给汽车行业贡献26%的利润。

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中国网约车交易规模达2120亿元,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预计2022年中国网约车交易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目前全国有140多家平台拿到网约车许可证,共享汽车企业超过300家,巡游车约为130万辆。从上述数据来看,我国的移动出行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麦肯锡预测,目前整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大概3.6万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规模大概还是3.5万亿至3.6万亿美元。但届时出行市场的规模将翻一番,将会在7万亿美元左右。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程国华指出,去年移动出行的市场交易额大约2500亿元,2017年是2000亿元,增速为20%多。从近期交通部公开的数据看,目前有140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拿到许可证,还有很多在排队,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已经达到150万,发展很快。

专家认为,面对潜力巨大的共享出行市场,虽然滴滴等互联网平台的线上优势明显,但作为“后来者”的传统车企具备较大的线下优势,其对于车辆的理解和控制上更胜一筹。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车企瞄准移动出行市场,更多时候是以网约车的形式出现。共享出行公司滴滴在2019年度亏损高达109亿元,证明了这依然是个烧钱的行业,但对于坐拥产业链天然优势的车企来说,共享出行令人跃跃欲试。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落地,汽车制造和共享出行市场蛋糕会逐渐融为一体,最终都要回归到为人类出行服务的本质上。同时,如果传统车企将布局网约车业务,还具备免去汽车租赁环节等的先天优势。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表示,对比2018年以前国内汽车市场的火爆,目前的销量下降态势显然给车企们敲响了“警钟”。另外,过去几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各大车企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扩建产能的策略,但随着行业“寒冬”骤然来临,产能、产量无法消化正成为大问题。既然在汽车行业之内各大车企无法解决销售下滑的大趋势,它们只能寄希望于“外部”力量,综合种种考量,构建出行平台显然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它可以直接帮助车企去库存、消化产能;另一方面,出行平台的互联网属性还能为车企增加新的业务亮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