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市场正文

任泽平:未来大势七大关键词——公平、安全、实体经济、自主创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顺势而为

2022-12-21 09:53:57 来源:金融界作者:佚名
金融界12月21日消息 任泽平发布2023中国经济十大预测,他的第二大预测为:我们正处于百年全球经济

  金融界12月21日消息 任泽平发布2023中国经济十大预测,他的第二大预测为:我们正处于百年全球经济社会大周期的新旧交替,社会思潮、全球化、国际秩序、经济运行机制、发展观念等都将面临重大调整转型,这是一个大周期、大转型、大动荡、大博弈、大有可为的大时代,我们可能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全球经济社会的低谷往往酝酿科技创新、商业模式、经济制度和产业浪潮的新一轮革命,这是失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

  演讲摘录:

  最近这几年,世界经济变得很不太平,变得越来越动荡和撕裂,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地缘冲突等事件频发,什么原因?未来世界的大势是什么?

  我们经常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世界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大家先看一张图。你看,全球的收入和财富不均等状况,创了100年新高,回到了100年前的水平,也就是1920年前后,那么大家知道1920年之后发生了什么吗?全球经济大萧条!全球经济陷入了长期的深度衰退,大量的企业和银行破产,1929年前后美国失业率高达25%以上。世界各国采取贸易战、提高关税、竞争性货币贬值等以邻为壑的手段,进一步加重了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成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甚至军事危机,最终爆发了二战,人类差点自我毁灭。

  那么,大家知道如此严峻的后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好,给大家做一个测试:1929-1940年前后,全球经济大萧条和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1、经济增长不够快,2、收入分配差距太大。根据上百年的科学研究发现,是因为收入分配出了大问题!虽然经历了工业革命,人类经济和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增长,但是分配不均的问题却十分严重。“不患寡而患不均”,于是大量的产业工人和无产阶级对社会抱有极大的不满,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而各个国家为了转移国内矛盾,采取了对外贸易战甚至开启了战争机器。这个教训是十分惨痛的,所以,经济思想史上有句话,叫“大萧条是宏观经济研究的圣杯”,就是谁能够解决大萧条问题,谁就有希望完成人类的自我救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1929年大萧条之后,诞生了各种思潮,试图给出解决方案,凯恩斯革命就是那时候诞生的,就是试图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的政府干预,扩大内需,解决就业,同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试图缓解社会矛盾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欧洲等主要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措施,1945-1980年间全球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得到了很大缓和。

  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全球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就是经济低迷但通胀非常高,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是“凯恩斯主义”的措施用过头了,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市场活力下降,加上超发货币,于是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强调减少政府干预,鼓励资本自由化,重视经济效率而不是分配公平。于是,从1980年到现在,在全球化、资本自由化、经济金融化、赤字货币化等推动下,全球经济高速增长,一片繁荣,但是与此同时,全球的收入分配状况却快速恶化,到2020年前后,全球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创百年新高,达到了1920年前后的水平。

  于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再次发挥作用,历史再度重演,贫富分化、社会撕裂、民粹主义、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地缘冲突等事件在当下再度频发,全球再次进入到大动荡、大博弈、大转型的时期。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什么的?两大命题,公平和效率,在经济史上,过度重视效率就会导致分配不均,过度重视公平就会导致效率下降,所以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主要的政策考虑,从重视效率到重视公平就形成了经济社会的大周期运行规律。现在,面对创百年历史新高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全球的社会思潮钟摆开始转向公平这一端,过去的贸易自由化、资本杠杆化、经济金融化等面临挑战和转变。

  简单讲,过去40年,全球过度重视增长效率,忽视分配公平,未来大周期的运行天平重心正在往分配公平转移。

  这就是经济社会大周期,跟我们以前讲的商业经济周期不一样,猪周期是3-4年一轮的农业短周期,库存周期是3年一轮的存货调整短周期,产能周期是7-10年一轮的设备更新中周期,房地产周期是由人口和金融等因素带来的20年一轮销售投资周期,创新周期是由创新带来的产业投资浪潮及其退潮引发的30-50年一轮周期波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10轮产能周期、30轮存货周期、30轮猪周期,但是对于以百年计的经济社会大周期,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其中的一个片段,现在我们就处在大周期的转折点上,旧秩序开始瓦解,新秩序正在重建,动荡和摩擦在加大。

  理解了百年大周期的轮回,就可以理解民粹主义、逆全球化、地缘冲突、国际秩序重建等现象均是当前经济社会大周期阶段的必然现象。我们每个人、每件事最终都是时代的产物,这就是大势。

  在大周期末期,我们看到世界各国面临贫富分化、社会撕裂和民粹主义盛行,对分配公平呼声优先于经济效率,经济金融动荡、社会不稳定增加、阶层分化难以达成政治共识。这一阶段,要么对内进行强有力的结构性改革,对债务进行出清,加强调节收入分配以缓和阶层对立,集中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性领域比如科技创新、制造业、教育、基础设施等,以重建经济竞争力,重新凝集社会共识;要么对外转移矛盾,遏制新兴力量崛起,爆发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地缘战、舆论战等,“修昔底德陷阱”上演,直到旧秩序瓦解,新秩序重建。

  从百年维度的经济社会大周期来看,我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有三大判断:

  1、未来政策的重心目标是出清经济金融化杠杆化的旧发展模式,发展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如果一个国家不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生产制造,而是产业外迁、产业空心化,自己过度依赖金融杠杆、超前消费、过度举债,将会导致经济竞争力的下降,收入分配不均,以及金融风险隐患。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都是前车之鉴,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现在要重新吸引制造业回流。现在,美国清醒过来,试图开始扭转这个局面。

  而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的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制造业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工厂。当然,房地产金融化也埋下了隐患。

  因此,出清金融杠杆、出清地产债务、出清落后产能的旧发展模式,回归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回归共同富裕,这是中国新发展理念,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2、未来的大势是七大关键词:公平、安全、实体经济、自主创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顺势而为。

  后面我们还将重点讲。大家记住这七个关键词,看清宏观趋势,把握时代机遇,顺势而为,选择优于努力。

  3、我们可能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全球经济社会的低谷往往酝酿科技创新、商业模式、经济制度和产业浪潮的新一轮革命,新基建、新能源、新国潮、新消费等酝酿蓬勃生机,这是失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解决卡脖子,调节收入分配以实现共同富裕。

  因此,我对中国企业家的建议是:为制造业、科技创新、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三次分配等多做贡献,做出新的贡献,成为新时代的张謇,实业报国。这是中国新发展理念决定的,也是经济社会大周期决定的。

  未来实体经济发展重心仍然在数实融合。二十大报告提到,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也要加速建设数字中国。

  之前我走访过多家企业,明显感觉不论是煤炭、钢铁这些传统行业还是新能源这种新兴行业,都有巨大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在我和企业家们深入沟通后发现,这些实体企业需要的不仅是IT技术支持,而是真正在制造业的痛点上解决问题。你要了解制造业复杂的场景,还要了解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难点,在上面提供切实的方案。

  究竟什么企业,才能真正为有转型需求的实体经济企业去赋能?这里我要提到双实企业。什么是双实企业?第一个“实”,是企业本身起家耕耘于实体经济,也是智能化转型的先行者;第二个“实”,是企业有能力为其他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赋能。

  双实企业可以在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引领性作用,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智能化转型经验,可以把自身积累的创新技术成果、对制造业场景的理解、转型的经验与能力,打造成通用解决方案,结合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的具体需要来解决问题。拥有双实特质的企业并不多,弥足珍贵。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