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市场正文

十大券商策略:第一波上涨或进入后期 在价值中找寻成长

2023-03-05 19:56:47 来源:金融界作者:佚名
中信证券:全面修复行情第二波将持续数月   “两会”政策落地淡化短期博弈,强化长期共识,聚焦产业亮点

  中信证券:全面修复行情第二波将持续数月

  “两会”政策落地淡化短期博弈,强化长期共识,聚焦产业亮点,预计高频数据验证经济复苏“强预期”将逐渐变成现实,全面修复行情的第二波将持续数月,第二波行情既是增量资金入场的接力,也是中大盘成长风格的接力,建议继续把握黄金配置窗口,聚焦产业逻辑顺畅的方向,战略配置“四大安全”领域,并提高半导体和信创板块的配置优先级。首先,“两会”政策落地整体符合市场预期,其定调的总量政策目标稳健,预计未来行动将更积极,而产业政策上发展与安全并重是未来主旋律;政策落地将淡化市场短期博弈,强化长期共识,有助于市场聚焦产业亮点,且预计未来政策预期仍有上修空间。其次,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恢复的强度超预期,PMI数据超预期后,2月信贷有望延续同比高增,出行、生产和基建开工的高频数据持续改善,预计地产景气传导将提升经济弹性,数据不断验证下,料经济复苏“强预期”将逐渐变成现实,一季度经济增速预期将继续上修,预计二季度经济恢复的惯性不减,夯实全面修复行情第二波的基础。最后,国内外的宏观流动性扰动缓解,政策落地和数据验证修复微观主体信心,凝聚场外资金入场共识,预计增量资金入场将驱动第二波行情持续数月。

  海通策略:“两会”报告对市场的启示

  22年10月底以来行情属于牛市初期第一波上涨,目前或未结束。对应到A股市场层面,随着“两会”后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助推我国宏微观基本面走向复苏,市场行情有望进一步向上。从牛熊周期、估值、基本面、资金面等维度来看,22年10月底A股底部属于反转底,23年A股将步入牛市初期,本轮22年10月底以来的上涨行情性质属于牛市初期的第一波上涨。对比历史四次牛市初期的第一波上涨,宽基指数涨幅往往在30%附近,目前(截至2023/03/03)上证指数已创下近期新高,22年10月底至今最大涨幅达15%,同期沪深300涨幅18%(最大涨22%),但相较历史尚有差距。22年10月底以来的这轮上涨行情并未结束,尽管今年1月30日后市场面临小幅调整,但后续随着A股基本面和资金面的积极因素催化,市场有望进一步上行。

  民生策略:在价值中找寻成长

  从历史上看,两会前后存在相对明显的季节效应:两会前一个月市场往往会在各类两会主题的博弈中表现出色,而随着两会的召开,博弈情绪消退后表现略显平淡。随着经济数据的逐渐公布,市场也终于迎来第一轮的揭牌时刻。目前看,中国库存周期仍然是有利于需求恢复的状态(库存去化),但是行业供给格局和需求恢复的不同仍然让行业之间呈现较大分化,在有供给紧张的地方寻找需求恢复仍然是阶段性主线。本轮全球利率中枢抬升的环境下,在价值中寻找机会仍然是未来主线,经济动能修复、通胀和国企央企改革将成为三大成长性来源。第一,关注通胀的反弹力量正在凝聚:油运、油,动力煤;第二,重资产国企重估:建筑、炼厂、电力、电信;第三,部分成长领域仍可布局:国防军工、数据中心;第四,经济动能的修复:房地产、保险。

  广发策略:维持“A股修复市”判断 沿三大主线配置

  维持A股走修复市”判断,A股沿三大“买变化”主线配置。23年最需要重视的要素因子是“变化”,市场将围绕主线“买变化”的三大线索配置:1. 线索一“困境反转”,优选低估值高Δg(消费建材/通用设备/医药);2. 线索二“政策反转”,“央国企重估”和“数字中国”有望成为信用扩张新抓手(运营商/建筑/半导体/信创);3. 线索三“港股天亮”,外资基于资产比价配置EM,配置港股“三支箭”:医疗保健(医疗服务/器械/创新药)、平台经济、地产竣工链(家电/家具)。23年市场的主线是“买变化”:“政策反转”、“困境反转”、“美债利率反转”。22年市场宏观背景是DDM三要素三杀,而23年宏观要素均发生显著的变化。23年市场将沿“买变化”的思路,围绕三大主要矛盾变化①政策路线切换、②经济底部回暖、③美债利率反转布局三大线索。

  华西策略:“两会”行情后续将如何演绎?

  A股步入两会行情,重视产业政策催化。政府工作报告设立的GDP增速目标符合市场预期,当前国内经济疫后复苏趋势明朗,预计后续政策“强刺激”的概率不高,财政和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扩内需、促消费将是全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同时硬科技、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有望迎产业政策催化。伴随经济数据和企业财报的验证,A股指数有望实现震荡中上移,海外加息预期和地缘事件更多是短期扰动。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1)疫后复苏相关的“医药、食品饮料”;2)产业政策支持的“数字经济、信创、新能源部分领域”;3)改革相关主题“通信、传媒、券商、计算机”等。

  天风策略:当前位置如何度量A股的空间?其中的变数又是什么?

  根据目前中美库存周期的位置,今年大概率还是一个中美共振去库存的阶段。国内库存位置是过去十年的中枢,按斜率来看,可能还需要2-3个季度见底;而美国库存周期的位置更高,尤其是零售商、批发商的库存处于历史高位,23年整年不论是否经济衰退,大概率都是一个去库存的阶段。因此,2023年经济大概率是中美共振去库存下的弱复苏,类似于13和19年,出口一般,拖累制造业、就业,最终也掣肘消费。23年的走势应该是类似于13年和19年,走绿色箭头的模式,向上的beta可能不足以突破股债收益差的均值。空间判断:目前股债收益差在-1X标准差位置,距离均值也就是向上空间还有一个标准差左右。如果假设利率同时上升10~20BP,对应的指数可能还有11.4%~17.7%的向上空间。

  华安策略:市场仍未脱离整体震荡范畴 继续深挖结构性机会

  在PMI超预期回升利好下A股整体走高。结构上,春季开工行情延续,《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催生以通信服务商为代表的数字基建行情。展望后市,尽管PMI超预期回升透露经济主体活力明显修复,但政府工作报告并未透露强刺激信号,同时美联储加息步长重回50bp的风险仍在,市场风险偏好内部提振有限,外部扰动依旧,市场仍未脱离整体震荡行情的范畴。配置上继续沿着前期滞涨的低估值板块进行配置,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有望持续到3月中下旬并有望获得超额收益的开工方向,二是关注地产景气回暖的地产链,三是两会后有望密集出台的产业政策带来的机会。  

  兴证策略:轮动中的“强者” 大多是主线决胜的“赢家”

  参考2012年以来历次行业极致轮动的历史经验,行业轮动结束后的新主线,大多都是从极致轮动阶段的强势行业、板块中“脱颖而出”。年初以来随着经济复苏、市场风险偏好回暖,绝大多数行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其中,以通信、计算机、传媒为代表的TMT涨幅居前,同时“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的“中字头”也有显著的超额收益。参考历史经验,这些轮动强势的方向大概率在下一个阶段中成为市场主线。随着景气投资回归,基本面对股价指引的有效性将逐渐增强。而今年与往年相比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困境反转与景气加速型行业的数量占比达到了历年最高,由此也引发市场自年初以来对于寻找高业绩弹性方向的关注。

  信达策略:第一波上涨或进入后期 3-4月股市胜率开始下降

  随着投资者经验的丰富,季节性对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但是3月还是很特殊的,其季节性影响依然非常重要。因为政策、春节等影响,每年3月大多会出现经济预期高点(以PMI和经济意外指数来看),4月开始会降温。股市微观资金层面,每年3月也大多是居民资金最活跃的阶段,从上交所A股投资者新增开户数能够看到,除了2014、2015、2020等大牛市的年份之外,熊市、震荡市或慢牛小牛市中,每年3月是居民新增开户数的最高点。这两个季节性导致,每年1-2月,股市上涨的概率较高,3月达到股市活跃的高点,4-5月逐渐降温。风格层面,每年2月,股市风格大多偏小盘成长,3月开始转变,4月股市风格偏向大盘价值。结合之前熊转牛第一年的观点和3月的季节性,我们认为指数上涨最快的阶段已经结束,但依然有较大的概率,在放慢速度后,继续上涨到3月中下旬。进入4月后,由于政策预期落地、季节性经济最容易恢复的阶段结束,股市可能会有些波折。

  粤开策略: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看点及投资主线分析

  技术面来看,本周沪指日线五连阳,创下年内新高3330点,有效突破前期高点3310点位,走势上释放出较为积极信号。尤其五日、十日和二十日均线出现金叉粘合,对指数上行构成强力支撑。另外日线KDJ指标金叉向上发散,MACD指标绿柱变短,表明后市市场情绪有望持续释放。资金面来看,随着2023年以来权益市场持续回暖,公募基金发行热度显著回升,2023年前两月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20只,总发行份额突破1000亿份。其中2月新成立基金超过60只,平均发行份额超过11亿份,创下2022年9月份以来新高。随着居民财富持续“搬家”、公募基金发行回暖,有望为后续市场上行提供充足弹药。总体来看,当前市场情绪较高,各项技术指标均释放出较为积极信号,叠加政策催化助力,后续大盘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具体操作方面,重点关注两会政策相关主线投资机会。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