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正文

车企“生力军”扎堆入局 共享出行市场急变阵

2021-03-26 00:59:27 来源:网络作者:网络
传统车企正在扎堆涉足网约车市场。自去年12月至今,一汽红旗的“旗妙出行”、广汽集团(11.650, -0.08, -0.68%)的“如祺出行”、江淮汽车(4.830, -0.02, -0.41%)的“和行约车”,以及由一汽、东风、长安共同打造的T3出行相继推出。随着越来越多车企“生力军”入局,共享出行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场行业大变阵。共享出行快速爬坡共享出行服务,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继汽车制造、售后服务之

1月9日,江淮汽车旗下移动出行品牌“和行约车”正式上线,标志着江淮汽车正式进军网约车行业。

记者了解到,作为江淮汽车的“互联网+出行”新业务,“和行约车”将依托江淮汽车丰富的产品品类,将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车联网以及汽车科技,创新应用于共享出行领域,致力于打造成为优势区域市场主要出行平台,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多元、更高品质的出行服务体验。

据介绍,“和行约车”全部使用江淮汽车旗下主流新能源车型。此次交付的iEVA50于2018年北京车展正式上市,是全国首款续航里程突破500km的紧凑型纯电动轿车,汇聚了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十余年迭代研发的精华,集智能恒温技术、单踏板能量回收、五层次安全保障技术等黑科技于一身,以超长续航里程、智能配置、时尚外观、宽敞空间等优势,构筑起同级别差异化品质。产品还承诺电芯质保8年或80万公里超长质保。

江淮汽车集团总经理项兴初表示:“通过江淮汽车整车制造一体化的技术赋能与平台深度融合,保证‘和行约车’平台持续、健康发展,让更多消费者享受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绿色环保体验,以及可持续移动带来的便捷生活。”

盈利难题仍待破解

当前,共享汽车平台面临着盈利难、安全性等几个共性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贝恩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年增长率降至25%,月活用户数量下降了5%。其预计,受乘客安全问题和不断收紧的法规政策影响,下行趋势仍将延续,2019年的增长率将低于5%。但随着消费者信心的重新建立和安全措施的不断完善,预计增长势头将在2021年逐步恢复至10%至15%的水平。

增速放缓的同时,出行服务商一直没能实现盈利。2018年全球共享出行巨头企业几乎都陷入亏损泥潭,数据显示,2018年Uber巨亏18亿美元,滴滴亏损超100亿元人民币,东南亚最大的移动出行公司Grab同样处于亏损状态。

与此同时,投入共享经济领域的资本在减少。有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投融资规模为469.42亿元,较2017年同比下降55.91%,主要原因是共享出行领域(包括网约车、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等)融资出现大幅下降。2019年前三个季度,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实力较弱的企业逐渐退出市场。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作为新事物,共享出行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工程,它还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无论商业模式、运行方式、服务的产品技术,以及政府的监管,都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对于入局较晚的传统车企而言,凭借自身属性,投放共享汽车的成本或可后延,这是他们的优势,但在互联网运营与获客上却不擅长。如何高效进行车辆运营,如何有效培养用户习惯,如何提供出色的出行体验,依然是摆在传统车企面前的难题。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