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正文

虽是在中国表现最好的外资零售 却也走上了卖身路

2021-03-26 01:14:14 来源:网络作者:未知
物美斥资百亿收购麦德龙中国80%股权的大手笔,让麦德龙这家中国大众颇为陌生的超市,成为舆论的热点。作为一家用零售方式从事批发业务的超市,麦德龙一直是在中国市场表现最好的外资零售巨头。但好企业麦德龙,最终还是在中国市场,走上了卖身之路。十多年前,笔者每天下班都会路过一家标识醒目,建筑规模宏大的超市,也曾欲走进一窥究竟,却被友人告知,要进这家卖场,必须有单位的介绍信,要带着营业执照、工作证,办了会员卡

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对公司销售和库存数据的管理中,麦德龙管理层可以随时对商品的进、销、存的状态有清晰掌控,并及时掌控经营过程,避免损失的发生。

除了记录商品的进销存状态,麦德龙的信息系统还可以跟踪每一位顾客的购物频率和购物结构,这些数据汇集起来,就可以反映市场的需求态势,使麦德龙能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和经营策略。

在麦德龙,信息系统覆盖了从选择商品、订货、追加订货、销售、到收银、收货每一个环节。比如一旦某件商品的存货低于安全库存,电脑就能向供应商发出供货通知。再比如采购时,电脑会根据顾客需求信息,提出采购预测,管理者在这些数据基础上,参考季节、促销、活动以及工作经验,做出最后决定。麦德龙的信息系统解决了零售企业通常最难掌控的供应链管理问题。

麦德龙的发展还得益于其标准化的规则。这些规则涉及麦德龙运营的每个环节,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麦德龙世界各地的卖场的外观、内部布置、运营操作规则,都和总部完全一致。

标准化的运营,为麦德龙节省了大量的材料、人员、运营费用,使得麦德龙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在全球不断复制。

通过一系列引领行业风潮的市场策略,麦德龙在竞争中迅速壮大。发展到90年代,麦德龙一举成为仅次于沃尔玛、家乐福的全球第三大零售批发集团。

麦德龙在中国

1995年,麦德龙以90%的绝对占股比例与锦江国际(集团)合资,在上海成立了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公司。这也是第一家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多个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商场的合资企业。1996年,麦德龙中国的第一个卖场,在上海普陀区开业。

在中国还是以小卖部、杂货店、批发市场、百货商店为主要零售业态的时代,麦德龙的出现,无疑极具市场优势,例如:麦德龙的产品种类超过2万种,可以满足用户一站式采购需求;产品质量过硬,能进入麦德龙供应商名单的大多是国内的名牌企业和合资企业,而且麦德龙还有很多国外直采商品,生鲜食品也均来自国家机构认可的单位……

麦德龙在中国市场很快取得成功,此后几年,麦德龙相继在上海、无锡、宁波、南京、福州、东莞等地开设分店。发展到2003年,麦德龙在中国的卖场达到了18家,并且计划在3-5年内,让中国的商场达到40家。

2008年,对麦德龙中国公司而言,是里程碑的一年。这一年麦德龙在中国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26.46亿元,虽然这一数字在中国连锁百强中只能排到26位,但麦德龙的单店销售却高达3.3亿元,在外资连锁零售企业中仅比大润发低300万元,超过了沃尔玛和家乐福两大巨头,也远超内地其他连锁零售企业。更重要的是,在2008年,麦德龙在中国市场第一次实现盈利,并且自此再没有过亏损。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