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要闻正文

IPO是否是AI独角兽们最优选择 AI公司的“上市潮”真将来临?

2021-03-26 00:10:05 来源:网络作者:网络
市场都在等待一家真正的AI公司上市。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中国诞生了14家估值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AI)公司,总价值达到405亿美元。如今,行业将目光聚焦在落地应用、AI技术进入商用阶段,而头部的公司不再只是融资,开始谋求上市。这一年,商汤、依图、云从、寒武纪均传出过科创版上市传闻;云知声在7月初已经和中金公司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上市;同月,优必选完成招股说明书的主要编写。有人

旷视也在招股书中预期未来的研发开支会持续增加,但同时也表示开发活动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大额的资金研发未必能够创造相应利益。

旷视科技CEO印奇在内部信中提到,人工智能创新就是一场无限游戏,“我们也决定尽快实现我们技术的商业化落地,这样才能保证公司业务大幅增长,使客户、员工及股东从中获益。在公司发展中,我们既要坚持长远志向不动摇,也要兼顾达成眼前的商业目标。”

市场之选:A股VS港股VS美股?

对AI独角兽们来说,能否上市不是问题,关键的是资本市场能否给一个好的估值,市场是否认可。

目前,AI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选择上呈现出不同路径:A股、港股和美股,均有公司“垂涎”。

一位财经领域业内人士告诉新浪科技,美股和港股上市流程简单、时间快,股东套现退出容易。而目前大环境下,对中国AI公司来说,港股相对安全。不过,因为香港缺乏高科技企业,港股市场也存在对高科技公司估值普遍不热情的问题。

而科创板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享受高溢价,估值会放大,“现在科创板比较合适,但是国内资本市场不是很完善,风险也比较大。”

另一位财经专业人士告诉新浪科技,国内部分AI公司持有外资,这类公司会选择在美股上市,相比较而言,美股更看重在未来盈利,而受到政策限制,国内上市往往审核会更加严格,有些AI公司常年亏损,能否过审是个问题。此外,港股的一些优惠政策,往往也有利于企业更快上市。

在不久前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投融资主题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蒋锋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将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制度包容性,创造条件推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红筹企业到科创板上市。此外,针对人工智能公司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优化审核规则、标准和机制,支持更多人工智能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结语:

早在2018年,AI行业就频繁传出AI公司倒闭潮的预测。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早有预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AI项目确实贵了,泡沫是存在的,而到了2018年年底左右,会有一批公司倒掉”。业内还有声音认为“90%的AI企业面临倒闭”。

如今2019年将进入尾声,“大规模倒闭潮”现象并未到来,但可以确定的是,头部玩家已拿走绝大多数的投资金额,而小公司变得无人问津,“集体喝汤”的局面始终都未出现。

那2019年过后,是否才是真正的淘汰期?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