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正文

市场逼着大房企换活法儿 需内部重构提高效率

2021-03-26 00:57:33 来源:金投网作者:未知
在寻求变化的过程中,组织变革成为2019年地产公司的关键词。今年以来,包括旭辉控股集团、中南置地、碧桂园、阳光城(7.840, 0.01, 0.13%)等公司相继不断进行内部的组织架构调整。无论是主动抑或是被动进行变革,基本印证一个逻辑:旧的思路逐渐无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不变的就是变本身。经历了高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逐渐开始降速变换“跑法”。以往依赖财务杠杆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地产商正在不

基于业务需求,中南置地从2019年初开始推行了新的“中南用人标准3.0”,提高用人的标准和量级,特别是对于管理团队的要求,进而实现个体产能提高。“我们目前有500人的管理团队,有大概三分之一是今年新任命或到岗的,这也是为了适应新的组织需求。”宫金玉介绍。

一方面,组织需要进行一定的优化,另外一方面,留住核心人才成为关键问题。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激励的有效率为80%,滞后有效率为7%,激励效用在三到六个月内下降到零,因此,及时奖励很重要。

对此,不少房企制定了短中长期激励计划。短期是工资、奖金、现金收入;中期是跟投,可能会让员工多拿一份工资;长期则是激励性股票计划。

比如旭辉自2012年上市,先后实行过五次股权激励计划,共计7.2亿股。记者根据近年来公开信息测算,旭辉股权激励授予加权平均价格2.45港元。截至11月22日,旭辉股价报收5.67港元。

中南置地同样进行了多维度的激励措施。每个条线激励机制不设上下限,好的战区和差的战区可能人均奖励会有十倍的差异。此外,在中南置地同样进行了先后两次长期激励计划的实施,通过母公司中南建设(9.080, -0.01, -0.11%)(000961.SZ)进行股权激励。

2018年7月,中南建设公告实施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在内的49人合计2.16亿份。2019年5月,中南建设先期向486名公司地产业务、建筑业务总部和区域有关负责人员及业务骨干人员授予1.12亿份。

目前主流的公司在留住人才上基本都是保证了激励和文化的双向渠道,进而保证核心团队的稳定。

今年以来,大部分企业都开始降低财务杠杆,提升管理效率。可以说,中国房地产已经告别过去资金推动时代,转而形成人力资本推动的风险投资时代。企业的内生驱动将逐渐代替过去的外生驱动。未来的竞争时代,将不断考验每个地产公司的管理智慧,而这一切,在2019年正式拉开序幕。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