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正文

房地产40年风云变幻背后的爆发与平静

2021-03-26 01:09:28 来源:未知作者:网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1300年前,穷困潦倒的“诗圣”杜甫,曾为一间可以遮蔽风雨的房屋感叹不已。但最终,他并没有落得一个温暖之所,而是倒在了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从古至今,房子在中国人心中都有极高的位置,是与“家”等同的。不管是过去的筒子楼,还是如今的商品房小区,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算有了家。回望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尤其近3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纵使风云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300年前,穷困潦倒的“诗圣”杜甫,曾为一间可以遮蔽风雨的房屋感叹不已。但最终,他并没有落得一个温暖之所,而是倒在了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从古至今,房子在中国人心中都有极高的位置,是与“家”等同的。不管是过去的筒子楼,还是如今的商品房小区,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算有了家。

回望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尤其近3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纵使风云变幻,房地产行业也不断经受“有形的手”撩拨,但它在百姓心中以及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从未消减。

萌芽:

筒子楼的最后时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苏联在中国进行了多个项目的援助,苏联专家和设计师也得以深入中国人的生活,让中国很多地方至今仍保留有俄罗斯风格的建筑。

筒子楼,更是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所谓“筒子楼”,又称赫鲁晓夫楼,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每个单间有十几个平方米的面积,走廊、卫生间和厕所都是公用。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所以名曰“筒子楼”。

尽管一些建筑师认为,这种住宅就像火柴盒一样丑陋,无需任何设计,只管粘贴复制,简直是对建筑艺术的亵渎。但它曾容纳了无数中国人的结婚生子,以及锅碗瓢盆奏响的交响曲。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社会还没有“商品房”这个概念,住房制度采用“福利分房”,当时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

在198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平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7平方米,“找媳妇容易找房子难”是所有人的写照。

“我们一家3口人,只有9平方米的一间房,这间房包含所有功能,煤油炉子就是厨房,痰盂就是厕所。很多人把蜂窝煤炉子放在过道。”四川省成都市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曾如此回忆。

20世纪80年代,城市出现了新建的楼房居民小区。每家每户开始有了室内厨房和卫生间,筒子楼逐渐被单元楼取代。单元楼相当于西方的公寓,指设施相对完备,自成体系的独立房子。住户除了出入自己的单元,无需和别人共用空间,居住条件上升了一个大台阶。更重要的是,商品房的概念开始进入中国,一场房产革命即将拉开。

启动:

从住房是商品,到“92”派企业家

1980年1月,《红旗》杂志发表苏星《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一文,指出住宅是个人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商品化道路。至此,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开展了关于住宅属性、房租等问题的研讨。

但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东湖新村已经在广州打下了第一根桩。而在更早的1979年初,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已经在考虑用商品房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东湖新村,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的住宅项目,第一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