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要闻 > 财经正文

原料成本高企 钢铁行业前三季业绩下滑严重

2021-03-26 01:13:17 来源:金投网作者:网络
去年一度赚得盆满钵满的国内钢铁企业,今年伴随铁矿石、焦煤焦炭等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利润遭到严重侵蚀,整体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下滑已达三分之一。前三季度利润大幅下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7.48亿吨,同比增长8.4%;生铁产量为6.12亿吨,同比增长6.3%;钢材产量(含重复材)为9.09亿吨,同比增长10.6%。但在钢材价格方面,1~9月,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也对记者表示,今年钢铁行业利润下降,主要还是成本上升因素所致,今年前三季度铁矿石、焦炭价格多处于高位运行,对钢企利润形成侵蚀。下游需求方面,螺纹钢多用于地产领域,热轧卷板多用于汽车制造,从市场来看需求不是太差,但也不太好,整体趋于平稳。

黑色系商品开始走弱

不过,造成钢企业绩下滑的成本问题正在缓解。

11月4日,国内期货市场上黑色系再度延续领跌态势。截至下午收盘,焦煤主力合约2001跌0.95%,铁矿石主力合约2001跌1.20%。

今年7月中旬创下近5年新高后,国内铁矿石期货价格便呈现震荡下行态势。4日收盘,铁矿石主力合约报615元/吨,较前期816.5元/吨的高点已下跌约25%,而期间最大跌幅已逾30%。

“从近期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来看,今冬钢企限产情况或将比去年更加严峻。虽然具体执行情况会不会有放松现象还需要观察,但受需求减弱预期影响,近期焦煤等原材料期货价格已出现下滑。”程小勇表示,从这个逻辑出发,后期如果钢材价格上涨主要是受需求驱动的话,焦煤焦炭和铁矿石价格或会有上涨空间,但如果钢材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冬季限产驱动,那么反而对原材料价格走势是不利的。目前从限产的情况来看,可能市场会有分化。即便限产会导致钢铁价格下跌,钢价的跌幅也不会大于原材料跌幅,而如果钢价上涨,则涨幅可能强于原材料,因此后期钢企业绩有望改善。

川财证券也表示,当前矿石供应趋于平缓,废钢成为关键成本支撑。伴随巴西复产,铁矿石年度供需缺口由9000万吨收窄至5000万吨,预计四季度矿价仍将处于80美元~90美元高位。2018年年中开始,废钢成为钢材生产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废钢产量占粗钢比例已经超过20%。需求增长快于供应释放,2019年以来废钢价格持续呈现易涨难跌态势。废钢刚性支撑下,钢价3300元~3400元/吨成本支撑线较强。

颓势短期难改善

虽然成本较前期有回落态势,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钢企业绩短期或难有改善。

金联创分析师江润芹认为,华北及华东部分地区将正式进入取暖季限产,而终端用钢需求势必也将渐行渐弱,在无明显利好的情况下,钢价难有翻身的希望,市场看空氛围或将越发浓郁。

同时,近期海外钢坯进入国内市场的消息,加重了钢市对后市走向的忧虑。11月中旬以后到明年1月份之间,70万吨左右的海外钢坯将陆续到达江阴港,且每吨到国内(主要是江苏江阴港)落地价,比国内现行钢坯价低150元~200元之间,届时势必对国内钢坯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形成利空影响。

“11月已经是传统的需求淡季,在10月份需求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很难相信11月会有更好的表现,随着天气逐渐转冷,东北、西北地区工地逐步停工,需求进一步走弱将是必然事件。”金联创分析师侯纪伟认为,能够促使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外乎供暖季限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去年以来,供暖季限产已经明确不会再采取一刀切的形式。不少钢厂在去年花费大资金采购环保设备,就是想要在其他钢厂停产的情况下能够拓展销路、抢占市场,同时也可以回笼一部分资金,所以今年的限产情况可能也并不会像想象中那么乐观。

综合来看,预计11月份钢材价格或进一步震荡走弱,但考虑到目前成本支撑较为强劲,预计下跌的幅度不会太大,参考跌幅50元~150元/吨。

对于后期市场走势,曾节胜也认为年内基本上是一个震荡的走势,上涨和下跌空间均不大。对于2020年的市场,他认为行情并不乐观,总体来说应该比今年更差,可能呈现持续下行的态势。

招金期货分析也称,近期唐山、邯郸等地因天气污染限产再度加严,但全国钢厂产量仍较高,供给压力仍较重,建材整体库存压力较大。需求带动社会库存续降、钢厂库存微调,延续整体降库形势。局地环保限产政策对区域钢厂影响较大,但秋冬季需求逐步减弱压制后市预期,钢厂贸易商心态较为悲观。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