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3】张瑜:看好今年资本市场表现,胜率来自两大因素发生变化,两会后至三季度或是权益市场好时候
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经济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可以预见,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2023年。但经济运行仍将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如何?物价会否大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如何做到加力提效及精准有力?进出口、人民币汇率又会怎样表现?供需两端政策持续发力下,房地产会不会迎来涅槃?金融界《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特别邀请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进行一一解读。
核心观点:
扩大内需主要看四个方面,消费修复、地产止跌、基建维持高位、制造业技改对冲新增投资回落。
看好今年资本市场表现,在大类资产配置推荐中优先级最高。胜率来自两个关键因素的变化:一是我国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二是美国从加息转向预期降息。
两会后至三季度,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价格、企业利润、库存、中美息差和资本外流或逐步见底,叠加美国加息接近尾声,此阶段或是权益市场的好时候。
从结构来看,看好四大投资机会,一是受益政策红利的板块,二是受益防疫调整、内需回升的板块,三是受益供给集中度变化的板块,四是明年下半年有可能进入补库周期的板块。
财政政策预计有四大举措,降息降准仍值得期待
金融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您认为如何做到加力提效及精准有力?
张瑜:财政政策层面,预计会有四大举措。一是财政发力,预计2023年的赤字率在3.0%左右,专项债约4万亿左右,叠加缓税与经济修复带来的税收收入增长和非税弹性,明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或在8%以上。二是财政提效,主要是减少减税规模、增加贴息规模,减少常态化核酸等防疫支出、增加科技环保等支出。三是准财政发力,初步预计2023年政策性金融工具再投放1万亿元以上,实际运行过程中可基于基建资金需求灵活调整。四是准财政提效,政策性金融工具继续用来补资本金缺口,与专项债相比,可大幅突破项目的地域、收益、资本金等约束。
货币政策层面,一方面是“总量要够”,降息降准仍值得期待。稳增长需要贷款利率下降,但商业银行让利空间较小,需要借助降息降准这类降银行成本的举措达到降贷款利率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结构要准”,通过结构性货币工具“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是重点支持领域。
要大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金融界:新年伊始,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对全球经济发出警告:今年将有三分之一经济体陷入衰退,形势比去年更艰难。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出口将会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您觉得今年我国出口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应该做好哪些应对?
张瑜:受海外经济增长动能回落影响,预计2023年我国出口增速大约在-3%左右,在基数分布影响下,呈前低后高走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根据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2023年,“将围绕稳住外贸订单、稳住外贸主体、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增强接单信心”、“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等措施。
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也对稳外贸作出了一系列安排,措施主要包括积极赴海外参展“抢订单”、金融助力外贸企业降成本和风险、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推动自贸区创新发展等措施,实际上,从去年末以来,已有苏浙粤川等外贸大省陆续组团出海抢抓订单,成效初现。
人民币汇率或呈现两阶段走势,扩大内需主要看四个方面
金融界:2022年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大幅度震荡,主要受到美元疯狂加息影响。可以预见,2023年人民币汇率还将受到中美利差巨大影响。您预计2023年人民币将在什么位置稳定,或者说会在怎样一个区间波动?
张瑜:2023年人民币汇率或呈现两阶段走势。第一段是一季度汇率或仍有偏贬值运行的可能,主要压力来自美联储加息仍可能超预期、消费或二次探底、出口增速或继续下探。
第二段是二季度到下半年汇率稳定或略升,主要基于美元指数压制消退、中国经济在全球相对地位走强、国内五大经济底部逐步出现等判断。
金融界:未来如何扩大内需,超额储蓄能否转化成超额消费和投资,甚至流入资本市场?
张瑜:去年12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将是主导未来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具体到今年,扩大内需主要看四个方面,消费修复、地产止跌、基建维持高位、制造业技改对冲新增投资回落。这当中,政策主动有为的抓手是基建和制造业技改。基建大概率依然是发力的第一序列,而制造业的投资引导大概率将符合“供给问题需要解决的行业”、“当下需求没有被满足的领域”、“未来能创造新需求的领域”等供改方向。
今年通胀整体可控,预计房地产市场将温和修复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今年的通胀预期,当前中国经济还面临哪些挑战?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的中国经济?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张瑜:今年通胀整体可控,消费通胀预计继续保持温和增长,中枢在2%左右;工业品通胀低位企稳,中枢大概率落在-1~0%区间。需要额外关注的一点是,疫情防控优化后,若出现阶段性的供需失衡推动服务业涨价,或导致核心通胀在年中加速上行,在三季度面临破2%风险。
在疫后经济内生修复以及稳增长政策助力下,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回升至5%左右。从需求端看,居民购房预期尚未看到明显好转,地产很难强劲复苏,而海外经济增长动能回落也导致出口面临较大的下滑压力,所以,2023年我国经济主要的核心增长点在于消费修复和基建和制造业维持高位。
金融界:您认为2023年房地产会不会复苏,如果复苏预计会在哪个时间点?对居民购房、 “保交楼” 以及房地产支持政策有哪些建议?
张瑜:去年四季度以来,地产政策重心从“保交楼”拓展到“保主体”和“释放优质需求”,在地产政策优化调整背景下,叠加低基数效应,预计2023年房地产市场将温和修复,新开工和销售面积增速或收窄至0附近,地产投资和施工面积降幅或收窄至-5%左右。相比于2022年,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会明显收窄。
看好今年资本市场表现,在大类资产配置推荐中优先级最高
金融界: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张瑜:我们看好今年资本市场表现,在大类资产配置推荐中优先级最高。从年度视角看,A股兼具胜率与赔率,赔率来自偏低的估值、偏高的股权风险溢价;胜率则来自两个关键因素的变化:一是我国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二是美国从加息转向预期降息。从节奏视角看,消费存在二次探底风险,出口增速可能继续下探,两会之前稳增长财政政策存在真空期,一季度权益或仍偏震荡。两会后至三季度,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价格、企业利润、库存、中美息差和资本外流或逐步见底,叠加美国加息接近尾声,此阶段或是权益市场的好时候。
从结构来看,我们看好四大投资机会,一是受益政策红利的板块,如医疗设备、信创、半导体和光伏设备、军工和新能源汽车等;二是受益防疫调整、内需回升的板块,如大众品消费、医疗服务、餐饮、酒店、免税等;三是受益供给集中度变化的板块,如航空、消费建材、建筑等;四是明年下半年有可能进入补库周期的板块,比如白酒、纺织服装、消费电子、建材等。
-
管理层“护盘”未果,这股两日跌停!巨头纷纷布局,ChatGPT概念持
进入2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主要指数全线飘红:上证指数高开0.2%,深证成指涨0.28%,创业板指涨2023-02-01 10:51 -
中国经济强劲反弹,市场在等什么 中国经济的反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3年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表现胜预期。 制造业PMI2023-02-01 10:44 -
一品制药明星单品营收占46%结构单一 三年半市场推广费4.16
近日,河北一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品制药”)在深交所公布了第二轮问询函回复,其2023-02-01 09:37 -
江淮汽车产能利用率仅71%超20万辆闲置 项兴初掌舵两年实亏
距项兴初上任江淮汽车董事长,已有近两年时间,公司亏损屡创新高。 1月30日晚间,江淮汽2023-02-01 09:37 -
龙蟠科技2022年净利预增超118% 加码锂电材料新增年产能8.5
完成收购贝特瑞、涉足新能源行业后,龙蟠科技(603906.SH)业绩节节攀升。 1月30日晚间,龙2023-02-01 09:36 -
燕京啤酒2022年净利预增逾51% 中高端产品放量营收占比超62
五大啤酒企业中的后进者燕京啤酒(000729.SZ),2022年业绩表现靓丽。 1月30日,燕京啤2023-02-01 09:36 -
新巨丰8.6亿投资纷美包装加速扩产(新巨丰包装公司)
上市不足五个月,新巨丰(301296.SZ)抛出首单资产重组。 日前,新巨丰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2023-02-01 09:36 -
比亚迪单季暴赚80亿增20倍 比亚迪销量暴涨
王传福实际控制的比亚迪(002594.SZ)经营业绩十分亮眼。 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高景气,2023-02-01 09:35 -
国际实业并购及卖资产助净利预增9倍 跨国并购能为并购企业带
萎靡多年的国际实业(000159.SZ)经营业绩好看了许多,但发展前景依然令人担忧。 1月29日2023-02-01 09:35 -
润丰股份拟定增逾25亿强化原药布局(润丰股份上市定价)
国内农药出口龙头企业润丰股份(301035.SZ)业绩再创新高。 日前,润丰股份披露业绩预告,2023-02-01 09:34
TOPS
- 一周排行榜
- 一周排行榜